科技动态
科技创新
自然国学
振兴中医
自然国学
学术争鸣
科学精神
科技政策
通知公告
关于我们
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科学精神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主页
>
科学精神
>
01-07
2020
中国科学发展的关键点在哪里?这位院士一连提出12个问题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国家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全面影响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中国科学院院士、北大科技医史系创系主任韩启...
12-31
2019
宋正海:走下神坛的科学
▲ 作者/宋正海 (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组织人、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 从 “ 科学 ” 这个词进入中国以来,围绕 “ 科学 ” 的各种命题,如科学的定...
12-22
2019
从饶毅举报院士看中国科研文化
11 月29日,微信圈流传我国著名科学家饶毅教授也开始打假的实名举报截图信息,他向某基金委实名举报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红良 、 上海生命科学...
12-20
2019
施一公:做诚实的学问 做正直的人
2018 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 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上,作了一篇题为 《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 的报告。...
12-20
2019
Nature:给研究生的四条金玉良言;颜宁:写的真好,相见恨晚
史蒂文 · 温伯格 ( Steven Weinberg , 1933 年 5 月 3 日-),生于纽约,美国物理学家, 1979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Four golden lessons 》,是美国物理学家、...
12-04
2019
饶毅:我们尚未向世界证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智慧的民族
作为一个民族,我们经常喜欢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我们当然希望是这样,我特别希望是这样,但智慧不是很容易衡量的,如果你要用自...
12-01
2019
爱因斯坦:教育的首要目标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而非特定的知识
本文节选自 1936 年 10 月 15 日爱因斯坦为庆祝美国高等教育 300 周年纪念会,在纽约奥尔巴尼市政府教育大厦校长厅举行的庆祝会暨纽约州立大学第 72 届毕...
11-20
2019
利害与是非
——竺可桢 三年前国联派了几位教育专家到中国来考察,考察的结果,他们出了一本报告书,在这本报告书里面,有几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说:“...
11-11
2019
杨振宁: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
编者按: 美在科学与艺术中有何异同?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应邀到中国美术馆为听众作了一场主题演讲。他深入浅出、视野开阔,...
11-10
2019
为什么17世纪后,欧洲会迎来科学成就大爆炸的时代?
如果说 17 世纪之前欧洲的科学家还是凤毛麟角,硕果也仅仅是日心说,那么到了 17 世纪之后,欧洲开始迎来科学成就大爆发的时代。接下来的一个世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手机扫一扫关注
电子邮箱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