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一篇颇为犀利的文章,作者对现今学术界召开的各种所谓“学术会议”进行了剖析。一起来看。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只参加“货真价实”的学术会议,对于非学术会议或学术内容不怎么样的会议,或利用学术会议之名而言他、而行他的会议,我向来拒不参加。
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据我直接和间接了解,现今学术界召开的各种所谓学术会议,与学术无关或关系不大者大有“会”在,问题甚多。
我在这里拟择要举其三端,加以剖析和揭示。
1 会议目的
召开学术会议,本来应该以交流学术信息、探讨学术思想、促进学术繁荣、推动学术进步为目的——当然,以文会友,增进学人、学子相互之间的了解和感情,也不失为一个附带的功能。
但是,现今的诸多学术会议被人为地异化了:不再以学术为旨趣,不再以学问为主导,而变成推波助澜造势的市场,不择手段赚钱的工具,纯粹游山玩水的借端。
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经费充裕,于是热衷组织各种大型会议,不惜花重金约请政府高官、社会名流、学术权威(院士之类的人物)、大中学官、文化明星莅临,以壮声势,以增光彩。
举办方明知这些贵宾对学术议题毫无研究或一无所知,把他们请来无非是装点门面,作为打造形象工程或面子工程的道具而已,借以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而作为应邀贵宾,既无自知之明,亦不洁身自好,甘心充当别人的工具。
之所以一拍即合,在于双方从中各得实惠,皆大欢喜。
岂不知,真正的学者在骨子里就唾弃此类“学术会议”,不知底里的学人与会后也可能直呼上当受骗。
2 会议内容
本来,学术会议理所当然应该是谈学术、讲学问、坐而论道的。但是,今日有些学术会议,或者是非学术的凭空神聊,或者是应制式的歌功颂德,或者是盲流学人的赶潮追风,或者是学术明星的露脸作秀。
在这些学术会议上,或假问题堂而皇之成为会议主题,无端耗费学人的时间和生命;或没有学术意义的庙堂话语充斥各种场合和发言,观点大同小异,语言千篇一律,怀疑和批判精神荡然无存;或利益集团的帮闲者熙熙,学术混混攘攘,争相登台亮相,把学术会议变成兜售私货、贩卖杂货的大市场,糟蹋得学而不学、术而不术,没有丝毫的学术气息。
这样的学术会议劳民伤财,对学术有百害而无一利。
3 会议形式
现在的大多数学术会议,无论主席台座次排定、演讲先后顺序安排、发言时间长短,都是政府高官先行,学界学官紧跟,然后才能轮到学人。
学人也论资排辈:地位高、资格老、名气响、年纪大者几无例外地优先,初出茅庐者常常被拖在最后,甚至没有发表自己学术见解的机会。
其实,真正的学人心知肚明:官大权重者不见得学问大,言不及义、言之无物者往往居多。位高名响者不见得水平高,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者不在少数,更何况相当多的所谓学术名人或学术明星是大众传媒炒作出来的。
年长者未必学富五车、胸有成竹,年轻者未必才疏学浅、腹无经纶。
这样的会议形式不仅无助于开好学术会议,而且还会起恶劣的导向作用——不是倡导和引领学人踏踏实实、扎扎实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诱使和怂恿他们心系好爵,追求虚名,尸位素餐,误人子弟。
现今,各种名目的学术会议尤其兴旺起来。
作为学人,不用说需要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否则会闭目塞听,与世隔绝,不利于学术研究。但是,作为真正的学者,也要适当节制,不能“跑会”。
否则,整天泡在会议里,或奔走在会的途中,怎么有足够的时间做学问?
一切有价值的论著,都是冷板凳坐出来的,用工夫磨出来的,而不是东跑西颠跑出来的。
为此,建议上面抨击的那些假冒伪劣学术会议还是少开为好,少组织为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