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丁小平:科学革命的希望在民间》有感
科学以外的因素常成为理论评价的重大干扰,弘扬科学精神需要我们正视科学本身的评价标准。在科学评价当中,作者的身份并不增加,也不减少其理论成果的真理性。以科技工作者是“官科”还是“民科”来先入为主地评判其成果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民科在网络上多有贬义色彩,这主要归功于民科当中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宣称推翻并重建科学原理,缺乏基本的学术训练,与学术共同体难以对话。这类民科时常遭遇官科有意无意地打压,并在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逐渐成为社会中的谈资笑料。但我们知道这并不是民科的全部,民科当中也不乏自学成才,或者兼职研究学术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事例。相比于前一类民科,民间科学创新的真正代表们并不为人们所熟悉。当下民科的负面影响逐渐波及广义化的民科群体或者疑似民科群体,他们常因学校、学历、专业和工作单位而遭到履历更为优越者的质疑,甚至鄙视。这股不良风气在科技领域有着较大的市场,使得科技工作者之间容易报有成见,不利于广泛的团结合作。
科学发展一般经历四个时期:(1)前科学时期;(2)常规科学时期;(3 )反常和危机时期;(4)科学革命时期。在常规科学时期,科学共同体遵循现有范式推动科学向前发展。旧有范式的瓦解,新范式的形成即发生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动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职业科学家内部的自我革命,另一种是非职业科学家的外部革命。可以认为,人类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范式转换的过程。
虽然旧的“科学共同体”瓦解、新的“科学共同体”建立的过程和范式转换过程是对应的,但不等于在旧的范式转换、新的范式形成的同时,就能在新的范式基础上马上形成新的“科学共同体”。在新的范式出现到新的“科学共同体”建立之间必然会出现一个在旧的“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不被科学共同体接纳,要么是职业科学家中的另类,要么是来自民间的科学研究者。就是这些“特殊人群”,形成新的科学共同体的雏形,他们担负着科学革命的重担。
当今社会,职业科学家担负着科学发展的重任,但多有名利之心而缺乏求真的动力,丁小平文章(《丁小平:科学革命的希望在民间》)对此批判地厉害。民科虽然不担负现有范式下科学发展的主要责任,但因部分民间科学狂人的无知或欺骗使得整个民科贴上了污名化的标签。民间真正研究学术的这部分人由此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其可能的外部革命功能受到抑制,因此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重视民间科学。
在我国,职业科学家往往在体制内,所以有“官科”的说法,但体制外的职业科学家还是有的。在欧美的企业当中,职业科学家的比例就更高了。丁小平文章中将职业科学家对应“官科”不够准确。丁对职业科学家进行了诸多批判,认为他们把科学作为职业来换取利益,要不为了钱和权,要不为了名声。结合当下科学界的情况,这种看法总体上难以推翻。但是当我们想起邓稼先、钱学森、于敏、林俊德、屠呦呦、钟南山、李兰娟时,应当意识到职业科学家当中并不都是名利之徒,而且我们仍然认为追求真理是职业科学家应有的本色。
丁小平文章中将民科定义为非职业科学家,这和当下大众对于民科的印象似乎不太相符。民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就像职业科学家中存在学术造假现象一样,民科中也存在许多学术骗子。上世纪90年代,曾喧嚣一时、蒙蔽无数社会视听、吸引巨额资金投入的王洪成的“水变油”发明, 最终被发现只是个不太高明的科学骗局。这些人的科学欺骗活动败坏了民科的声誉,导致人们对民科印象不佳。后来,随着科学打假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媒体的广泛宣传,民科这一词汇开始带有明显的贬义。学者田松将民科定义为“在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 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 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 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 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 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
可以看出,民科的定义有着概念流变的情况:一开始民科是中性的,主要是指民间科学研究者,后面则如田松所定义的情况,带有贬义,并被广泛接受。诚然民科(原有含义)当中有不少缺乏科学训练,然而动辄试图推翻旧有科学范式实现科学革命的,这些人使得今天的民科被污名化,但这不是民科的全部。他们并不是民间创新的代表,他们的行为也不该受到鼓励。如果完全接受田松的民科定义,必将把属于旧有民科队伍的遵从学术规范、矢志创新的一些学者一并扣上“科学狂人”的帽子,使得他们的处境更加艰辛。这是丁小平文章的背景,如果按照多数人对民科的印象去定义,而不弘扬民科当中正面的例子,民间学者难有出头之日。
民科,官科到底如何定义?从实然的角度,民科主要是指缺乏科学素养的狂人,官科多是以科学研究为职业但更为看重非学术因素的名利追求者。从应然的角度,民科应当回归到中性的角色,就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非职业科学家,官科应该是追求真理的职业科学家。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概念或定义的主体被赋予新的特性,使之超出了应然的原义。应然一种可能性,所以现实中超出是必然的。有些定义首先是从应然的角度给出的,后面再根据实然的情况去调整。对概念的理解出现重大变化时,是应该尊重现实去重新定义呢?还是维持原义,纠正过来呢?到底该不该重新定义,这要看具体的情境。
下定义可以遵从两个原则:历史性原则(尽可能承接既往的定义,可以和前人通约),利害更优化原则(定义后有利于科学事业)。从历史上看,民科是中性的,也就是按其原义的理解:民间科学工作者,通常是非职业的。非职业科学家当中遵从学术规范,获得革命性科技成果是少数;同样职业科学家当中追求真理,矢志创新的也不多,但他们都是我们所期待的科学家的模样,遵从学术规范追求真理是这些社会角色被着重的应然部分。不管是对职业科学家还是非职业科学家的定义都理应保留应然的部分,以保持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除非大家不再抱以希望。因此,将民科定义为通常是非职业的民间科学工作者是恰当的。
目前民间学者普遍受到歧视,尤其为官科所不齿,这当中存在不公正的看待。对民间学者普遍歧视背后有群体社会认同心理的强烈作用。职业科学工作者,大学生(包括毕业生)或者某一专业领域从业等群体为保持积极的社会认同,倾向于对群体内作出积极正面评价,对群体内成员更加友好,而对群体外的评价往往消极负面,也对群体外成员有所偏见。
不管是官科还是民科,都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有生力量。对民间科学工作者的评价根本在于其成果本身,不应受科学以外的因素,诸如个人的某种偏爱、价值观念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评价科学理论不能随心所欲,由个人偏见所左右。因为科学的本色是追求真理,理论评价完全可以着眼于理论同经验事实的一致性,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而不在于作者的身份。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