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月21日)晚上,科技部发布《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针对此前网络反映的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作出处理通报。
简单总结:
裴岗、饶毅涉事论文未发现有造假;
曹雪涛、李红良、耿美玉3人的涉事论文未发现有造假,但存在图片误用,并给出了相应惩罚措施。
科技部通报的话音刚落,涉事人之一的饶毅就在其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声再次举报——
向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正式举报现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第六届道德建设委员会裴钢为通讯作者的文章涉嫌学术不端。
1月22日中午,饶毅再次发布补充内容,强调了几点细节。
涉事论文于1999年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饶毅在2019年11月的举报信中就已提及。
他的举报理由,是该论文的研究结果无法重复验证,存在造假嫌疑。
饶毅建议,邀请第三方对论文进行重复实验。
如果能够验证,可以还裴钢实验室一个清白,饶毅公开道歉;
如果不能,裴钢应致信《美国科学院院刊》提出撤销论文。
▲ 饶毅
在中国科学界,饶毅以“敢于直言”闻名。
他曾在落选院士增选时公开发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也曾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发表文章《中国的科研文化》,批评中国的科研文化,揭露中国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一些潜规则,指出搞好关系比做学问还重要得多,很多时候是看人情关系而不是看科研成就高低。
2019年11月,饶毅实名举报李红良、裴钢、耿美玉3位科学家学术造假的草稿邮件流出,引发“学术地震”。
2020年4月,面对诺贝尔奖得主吕克·蒙塔尼耶“新冠病毒人造论”,饶毅发表回应,大力驳斥其荒谬之处,称其“已经丧失基本标准,从事伪科学多年”。
前几天,在麻省理工华人教授陈刚被逮捕后,饶毅第一时间致信麻省理工校长、副校长,希望MIT能够抬起头颅,挺直脊梁,保护陈刚博士。
…………
如此直言敢说,在广大网友中博得“学术界清流”“知识分子傲骨”的好评。
饶毅为什么这么敢说,一说本性使然,一说实力加持。
性格无从评判,实力或可一探。
饶毅简历
饶毅于1978年至1985年在江西和上海接受医学和研究生教育,1985年赴美在旧金山加州大学(UCSF)念研究生,1991年获博士学位,论文为“果蝇神经发育中细胞间交流的分子和遗传分析”。他在哈佛大学博士期间研究两栖类神经发育的分子机理。
1994年至2007年,饶毅分别在美国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和芝加哥的西北大学任教,研究神经发育的分子和细胞机理,发现两眼来自胚胎早期同一形态发生场,揭示Slit蛋白质的化学排斥性导向作用,研究化学排斥分子Slit和化学吸引分子Netrin的信号转导通路。他实验室还发现神经细胞和白细胞有保守的分子导向机理。
2007年,饶毅全职回中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至2013年。他的实验室研究行为和认知的分子机理。
2019年,饶毅提出化学连接组(CCT)的概念(涵盖同一动物中所有的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神经肽及其受体)。饶实验室发明化学连接组学的途径,制备必需的遗传工具,研究CCT中基因和细胞的功能作用、操纵化学传递、揭示神经环路。在人类,饶实验室用遗传学、基因组学和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认知重要的基因和脑区。饶实验室研究对象包括果蝇、蛙、小鼠、大鼠、猴、人,以理解动物中普遍存在的和人特有的基本原理。
饶毅参与过中国多个科学和教育机构的改革和新建。他协助中国科学院在上海成立神经科学研究所(1999)。他参与建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2004)。他组建或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2002)、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2011)、北大麦戈文/IDG脑研究所(2012)、北京脑科学中心(2018)。
他是西湖大学的共同发起者之一、并曾兼任其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
他还是中国“未来科学大奖”发起科学家之一(2016),“科学探索奖”的共同发起者(2018)。
2018年,饶毅出任加拿大Gairdner国际医学大奖医学委员会成员。
另附裴钢院士简历:
裴钢简历
裴钢1978年初进入沈阳药科大学学习,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4获硕士学位。
1987年进入美国北卡大学学习,1991年获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2年至1995年2月在美国杜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995年3月回国,应聘担任德国马普学会和中科院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研究员。
2006年6月受聘为同济大学名誉教授。
2000年5月至2007年11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2007年8月起任同济大学校长。
裴钢教授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现为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编和国际多种学术刊物编委。并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等。
裴钢教授长期从事细胞信号转导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0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陈嘉庚生命科学奖,2011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
截止目前,受质疑论文的3位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裴钢院士)已公开了和这篇论文相关的综述材料。
另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结构实验室(Laboratory of Molecular Architecture)首席研究员(Head)张曙光博士就“饶毅再次举报”一事致信饶毅,提供了相关研究作证,也发表看法:
您在不熟悉相关科学文献的情况下提出的指控,在科学和伦理上都是完全不负责任的。作为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哈佛大学受过训练的科学家、华盛顿大学和西北大学的教授,您理应知道,任何指控都必须基于有效的科学证据。您鲁莽的指控,对于被指控者,尤其是年轻科学家的科学声誉和科研生涯造成极大损害。
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
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下,平等的学术争论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
期待更多平等的学术争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