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科技创新 > 苗东升与自然辩证法

苗东升与自然辩证法

作者:刘劲杨发布日期:2021-02-28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知网

苗东升与自然辩证法 

苗东升(1937—2020),山西榆社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先在国防科研部门供职,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任教,科技哲学专业教授、研究生导师。苗东升教授曾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模糊数学、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等课程,他的“系统思维”课程多年深受博士生好评

苗东升教授为我国自然辩证法界系统科学哲学领域资深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的哲学及其实践研究,著有《系统科学概览》(2020)、《复杂性管窥》(2014)、《复杂性科学研究》(2013)、《钱学森哲学思想研究》(2012)、《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2012)、《开来学于今:复杂性科学纵横论》(2009、《系统科学大学讲稿》(2007)、《系统科学辩证法》(1998)、《混沌学纵横论》(1993,2020)、《模糊学导引》(1987)等10余部专著,此外还合著、合编有《系统科学》等重要著作和教材多部,发表有《论系统思维》等120余篇学术论文。除了这些著述,苗东升教授生前还有不少令人期待的未之作,一些已接近完稿,如《系统思维三十讲》《信息研究论丛》《中国古典诗词的现代科学解读》等,甚为遗憾。

苗东升教授一生淡泊名利,自号“孤微子”,潜心学术,曾言:“我是清都杂货郎,天教倔强带疏狂。奇得神火燃笔底,纵论横批著华章。”他笔耕不辍,著述丰富,教书育人,为系统科学、复杂性研究的科学与哲学思想在中国的发展和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主要包括:

1)廓清系统科学研究的基本版图和研究框架,为系统科学哲学的有序发展和教学奠定基础。由苗东升教授编著的《系统科学精要》先后再版4次,是国内文科领域影响力最大的系统科学教材之一。《复杂性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一文是系统科学哲学领域引用率最高的论文之一,影响非常大。

2)夯实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苗东升教授就展开了系统科学哲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参与“系统与非系统”的学界大讨论,几乎最早提出并阐述了与“自组织”相对的“他组织”(1988)理论,以独特的中西融合的多学科视角深入讨论了“系统”“信息”“涌现”“复杂性”等基本概念,这些工作推进了国内学界对系统论和复杂性科学基础理论的理解。

3)对系统科学中国学派研究的拓展。苗东升教授一直致力于发展钱学森系统科学纲领,希望能建立钱学森意义上的“系统学”,他以复杂性科学理论拓展了钱学森的系统科学思想,深入阐述了复杂巨系统理论,提出了系统学的基本纲领,出版了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系统科学概览》等相关论著。

4)开拓系统科学实践研究的广泛领域。苗东升教授强调系统科学不仅是理论,还是方法论的实践,他践行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深入研讨系统辩证法,在系统科学方法与经济、社会治理、城市规划、文学、文化、中医、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践的结合方面做出了非常丰富的成果。这些开拓对于整合不同领域的系统思维,推进各领域的系统思考,深化系统论的方法和理论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苗东升对复杂性科学研究中国路径的贡献
下一篇:刘忠范院士:“卡脖子”技术的突破是“熬”出来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