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热搜#20世纪初期的西瓜#,引发了大批网友讨论。
刚看到这个话题,我们不禁会问,100多年的西瓜,跟现在能有多大区别?
微博认证为科学科普博主的网友@种子猎人SeedHunter 用实际行动和照片告诉你:那区别,可太大了!
他在微博里展示了用一种几乎灭绝的20世纪初期的顶级西瓜品种——石山西瓜(Stone Mountain Watermelon)种子试种出来的样品:
看起来很大,最重的一颗瓜将近30斤重。这不跟现在的西瓜差不多吗?
但打开一看,里面居然是这样的,瓜皮就占到了差不多20斤……
口感怎么样呢?“肉质极粗,很多筋,平均甜度只有8左右,尝了两口拿去喂猪了,猪没吃。”
如果这还不够有说服力,17世纪美术作品里的西瓜,甚至比20世纪还要惨:
短短100多年时间,西瓜是怎么从连猪都嫌的样子,进化成现在的皮薄馅大,甜美多汁?
这里面离不开一位中国女科学家的艰辛付出。她用一生的时间,培育出了30多个品种的甜瓜、西瓜,让中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如今91岁的她,因为老年痴呆症已经不再记得这些成就,甚至快要忘记自己的名字。
但我们都该记得:她叫吴明珠。
1
每年的7月到10月是吴明珠最忙碌的时候,或是穿过火焰山、越过戈壁滩去老乡家里搜集神奇甜瓜;或是在上海、三亚等全国各地的甜瓜研究所蹲点调研;或是在48.1°C的吐鲁番锄地……
在瓜果的收获季,她一刻钟也不能休息。
吴明珠旧照,图片截自新疆新闻联播《爱国情 奋斗者 吴明珠》这种忙碌一直持续到2017年,87岁的她终于从奋战了62年的种瓜一线退下来,不再种地。
所以她开始有时间的时候去下菜场,听一听来自吃瓜群众的心声,“今年的这瓜真甜”,心里马上就会变得甜蜜蜜。
吴明珠院士,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退休在家的吴明珠依然时不时地把最新的甜瓜研究资料要过来看看,把过去在各地种瓜的照片翻出来看看。
这个已经“失忆”多年,连女儿名字都记不起来的老人,心里还是没放下她的瓜。
“我的人生就是想结几个瓜。”
图截自新疆新闻联播《爱国情 奋斗者 吴明珠》
2
吴明珠与瓜的缘分,是从1949年9月开始的。
那年,19岁的她考入西南农学院(现在的西南大学),成了该校果蔬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当年和她同届考进学校的,还有一个叫袁隆平的男生,学的是水稻专业。
西南农学院,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从进校拿起锄头开始,之后的70多年间两人从未离开过土地,一个种瓜,一个种稻,一个成了甜瓜女王,一个成了水稻之父,改写了中国农业发展史。
没上大学前吴明珠是个娇小姐,人长得清秀,入学照片上的她留着一头长卷发,同学们说她漂亮,都喊她“校花”。
她不想做“校花”,被长发剪到耳朵上面,成了一个利落的假小子。
大学时的吴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大学第一堂实习课,学装锄头把子和挖地。助教说:“学农的人是要自己挖地的,锄头把子掉了,你不会装,怎么挖地?”学会了以后每人分一条长20米,宽1.5米的地,深挖15公分,挖不完不能下课。
以前在家她连家务活都没怎么干过,一进学校就是挖地、挑大粪、播种这类的脏活累活涌来。吴明珠要强,咬紧牙关完成了任务,而且事事都要争当个最好。
学生时代的经历让吴明珠养成了一股倔劲,而且这股倔劲一直伴随了她的一生。
图片来自中国院士馆
毕业后学校想让她留校任教,她没答应,她说:“我从小生在学校,长在学校,没出过学校的大门,我多么向往,也需要到基层,到农场,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实际锻炼啊!”
讲这话时的她,丝毫没有对家的眷恋,有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壮志。
毕业前夕的吴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在重庆、北京工作2年后,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向中央要干部。25岁的她跟领导软磨硬泡,终于从北京调去了新疆,到了乌鲁木齐后她又是一番软磨硬泡,最后终于如愿去了最基层的吐鲁番盆地鄯善县农技站工作。
她这一待,就是几十年。
落脚的那天她写信给母校汇报情况,老师在回信中给她写:“到了你向往的广阔天地,可以尽情地展翅飞翔,飞吧!飞吧!”
从那之后,吴明珠“甜瓜女王”的奋斗之路就此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大幕。
图截自新疆新闻联播《爱国情 奋斗者 吴明珠》
3
到了瓜果之乡新疆,吴明珠一身的专业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从没听过的神奇品种,大片大片的待垦瓜田,所有她曾经梦想的一切都尽在眼前。
但是兴奋还没一会儿,重重的困难就先于成就一个接一个地到来了。
吴明珠在新疆,图片截自新疆新闻联播《爱国情 奋斗者吴明珠》
首先是吃不惯。刚到新疆住在农民家里,他们拿出手抓羊肉招待她,南方来的她吃不惯,吃第一口就跑出去吐了,回来擦擦眼泪装作没事继续吃。晚上睡觉老乡照顾她,让她睡在毡子铺得最厚、最热的炕上,可越热的地方虱子越多,半夜痒到睡不着。自己又语言不通,只能有苦说不出。
在吐鲁番,技术员不是说光研究瓜就可以,农民做什么她们也得一起做。收麦子、收高粱、锄棉花、修播种机、赶毛驴车全都得会干。即便是在气象站预告高温48.1°C的那天,她依然扛着锄头在湿热的棉田里锄棉花。
在瓜田工作的吴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面对这些困难,吴明珠没有退缩,她再次拿出学生时代的那股倔劲儿。最快速地学会了各项劳动、习惯了羊肉的膻味、学会了维吾尔语、适应了高温作业。
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吴明珠在吐鲁番就再也没啥惧怕的了。
吴明珠和早期团队的成员,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直到今天,吐鲁番鄯善县农技站还流传着她的传奇故事。
最初到新疆的3年,她走遍当地的300多个生产队,一块瓜地一块瓜地地调查,整理出了44个瓜品种,为之后开展育种工作准备了重要的基础材料。
1960年,她从农民那听到有种哈密瓜特别甜,就和农技站的一个同事去找。他们走路从县城出发,穿过火焰山,再经过大戈壁,整整走了两天才到了达底坎乡,要到了这种瓜的种子。
这种瓜就是现在我们最喜欢吃的红心脆哈密瓜,果瓤是红色的,吃起来是甜甜的奶油味。
红心脆哈密瓜,图片来自网络
那次找瓜回去的路上,他们又意外发现了一种特别软香的瓜,就高兴地抱着瓜一起上路。中午戈壁滩的地表温度有80°C,热到沙里埋个鸡蛋一会儿就能熟。
两人抱着瓜走得又热又渴,她突然想到:“真傻!其实瓜是可以吃的,只要把种子留下来就行了。”于是就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吃瓜,那个瓜又香又甜,那一刻的幸福感她一辈子也忘不了。
当时她就想着,这么甜的瓜一定要让全国人民都吃到。现在全国人民都享受到了她的同款甜蜜,又甜又软的“老汉瓜”早已走进千家万户。
吴明珠在鉴定瓜种,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老汉瓜,图片来自网络
4
在新疆,只要是种瓜的农户,没人不知道吴明珠。知道她,除了因为她是帮助她们摆脱贫困的吴老师,还因为她对甜瓜近乎狂热的痴迷。
外出调研的时候,看到好瓜吴明珠就掏钱买下来,回去记录特点、品尝口感然后留下种子培育。
奈何遇见好瓜的机会总是很多,以至于她的钱都花在了买瓜上,“等到瓜熟的时候,我的工资都没有了”。
在瓜地里工作的吴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平时她对人都是笑脸盈盈,但一涉及到瓜,她就会变得不近人情。
1984年有领导到他们县考察,研究所请大家品尝新品种瓜时,她就在一旁嘱咐,吃完瓜一定要把瓜子留着。
领导走的时候研究所送了一个瓜给他带走,吴明珠知道了大怒,立马派车去追瓜,最后搞得大家都很尴尬,有人说“不就一个瓜吗,这事也就她能做得出来”。
一个瓜事小,但培育种子事大。在吴明珠这,只要是没留种的瓜一个也不能走,几亩大的瓜棚,少一个瓜她都能知道。
在瓜棚里记录信息的吴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一起共事过的同事说:“哈密瓜就像是她的孩子一样,虽然她也有两个孩子,但是哈密瓜对她来说就是她的亲孩子。”
图截自新疆新闻联播《爱国情 奋斗者 吴明珠》
瓜对吴明珠的重要性,比自己的孩子都重要。
怀第一个孩子时,她还挺着大肚子下乡蹲点,每天在51°C、蜡烛都化掉的高温环境里工作。早产的儿子才3个月大时她就让母亲带回了南京,女儿生在南京,满月一过她就出差走了。
吴明珠和儿子,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两个孩子几年也见不到一次妈妈,他们都管舅舅舅妈叫爸妈,女儿小时候就会说:“妈妈的孩子是瓜,她不管我们,我们也不想她。”
吐鲁番的领导劝她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她一心只在种瓜上,常是用一句“我现在正是创新精神强的时候,带了孩子还怎么工作”回绝。
为数不多的全家福,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在坚持“要想有所为就得有所不为”原则的这62年中,吴明珠牺牲了自我,让全新疆的瓜农走上了致富路。
新疆的瓜农们给她取了一个维族名字:阿依木汗,意思是月亮姑娘。她骑着马从戈壁滩向他们奔驰而来的样子,就像月亮一样美好,像戈壁上的一颗明珠,照亮了瓜农们的生活。
戈壁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走上致富路的瓜农感谢吴专家,“她来,我们欢迎,把我们的好生活给她看一下。”图截自新疆新闻联播《爱国情奋斗者 吴明珠》
在新疆的西瓜、哈密瓜新品种稳定生产后,她又去海南三亚开辟“南繁北育”基地。
她像个候鸟一样秋冬去海南,春夏回新疆,居无定所,两地奔波,最终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自然定律,创造了西瓜甜瓜一年三熟的神话。(春夏在新疆种一季,秋冬在海南种两季。)
上世纪70年代在海南南繁的吴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一直到今天,她选育出的红心脆、香梨黄等甜瓜品种仍畅销不衰。
吴明珠选育的甜瓜品种,你吃过几个。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昔日西南农学院入学时那个弱不禁风的娇小姐,如今已成了中国的“甜瓜女王”,和曾经的同学袁隆平一起,成了让母校最最骄傲的学生。
吴明珠院士、袁隆平院士在母校,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5
2017年,87岁的吴明珠极为不舍地从奋斗一生的岗位退休,在81岁记忆大幅衰退之后,她仍然在热爱的种瓜事业中坚持了6年。
一直不退休的原因,是因为丈夫杨其祐。她曾说“人们都说我是酿造甜蜜的人,说我是‘西部瓜王’。其实我选择西甜瓜育种经历的苦难远远大于甜蜜,但我无怨无悔,这是我自己选择的道路,我在干两个人的工作,我身上承担了太多的重任。”
两个人的工作,说的是她和她丈夫。
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吴明珠和丈夫是大学同学,当年为了支持她的工作,丈夫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当助教的机会,去新疆大学教书,后来又自愿调到鄯善县和她一起工作。她下乡调研,丈夫经常去给她送饭吃,回了家却自己喝酱油水充饥。自己饿着肚子,还走几十公里帮她去授粉。最后因为胃癌,57岁就离开了。吴明珠在院士自述中写:我这一生唯一感动遗憾的就是对不起我的丈夫。所以她才一直工作到身体能承受的最后一刻,在这份爱的支持下,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理想:繁荣新疆。
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
如今91岁的她已经忘记了儿女的名字,但是对于那些自己亲手培育出的瓜种,她一个一个还能清楚地叫出名字。
喜收甜瓜的吴明珠,图片截自《吴明珠院士宣传片》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制6年前上海嘉定华亭哈密瓜主题公园开园,曾在嘉定调研多年的她专门录了一段视频祝贺。
视频开头,她开心地打着招呼,大家好,我是吴明珠,听闻嘉定华亭哈密瓜主题公园要开园了,我很高兴……
从口型都可以看出她的新疆口音她一字一句、面带灿烂笑容、抑扬顿挫地念着讲稿,带着浓浓的维语口音回忆着自己在嘉定工作时的点滴。
但讲完最后一句“愿我们甜蜜的事业更加甜蜜“之后,笑容在她脸上收起,她陷入沉思。
这个快把世界都忘记的老人,一定是被“甜蜜”一词触动了记忆开关,又想到了自己追逐甜瓜的那段幸福日子吧。
择一事,终一生,不为繁华易匠心。
即便所有记忆都已不再,甜蜜仍会永远留在吴院士心底,留在我们所有吃瓜群众的心里。
当你在吹着空调吃着冰镇西瓜的时候,别忘了要想起她。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