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科技创新 > 耿庆国旱震关系理论及其应用

耿庆国旱震关系理论及其应用

作者:李世煇发布日期:2019-09-11浏览次数: 来源:《科技原创苦旅》

 

响应周恩来的号召,耿庆国到各次大地震的震中区作调查研究,得到“旱震相关”的启发。此后,在“孕育过程中的气象效应”研究中,耿庆国查阅、统计我国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在1972年提出中西文化互补的“旱震关系大地震中期预报的理论和方法”:震前1~3.5年,大地震的震中区往往是大旱区(华北及渤海地区历史资料符合率97.1%);旱区面积大则震级大,发震晚则震级大(建国后地震实测资料符合率84.8%)。[1][2][3]

一、海城地震中期预报

根据旱震关系理论,1974年5月耿庆国在中国地震界力排众议,坚持提出在华北和渤海地区,“震级在7级以上,甚至7.5级以上强震的危险性,几百天之内强震就有到来的可能!”的中期预测意见。1975年耿庆国提出震前30天的“短期临震气象要素五项指标异常”概念和预测技术方法。[4]

耿庆国等的预测意见,先后得到白介夫、胡克实、周荣鑫、李先念等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国务院发出1974年69号文件,把是否发生强震的三种意见都向下传达,并明确提出:“立足于有震,做到有备无患”,从而向有关7省、市、区发出了明确的地震中期预报。[5][6]

1975年1月在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国家地震局主流专家分析预报室副主任梅××等的主导意见仍坚持:今后一两年主要危险在我国西部,东部地震活动已趋减弱,问题不大。汪成民争取到代表部分青年专家也作一个报告,提出经应用多种理论方法互参互校后认为:“1975-1976年我国东部可能发生强震。[7]

在国务院1974年69号文件中期地震预报的指引下,辽宁省领导及时查明、汇总当地地震前兆,果断决策,于1975年2月4日10时30分发出临震预报,电话通知海城、营口并提出五条措施。19时36分海城发生7.3级强烈地震,预报及时正确,使百万人及时撤离建筑物,死亡1328人。海城地震预报,至今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显著实效的、公开的地震预报。[8]

二、汶川地震预测

翁文波生前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成立“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为中西文化互补的地震预测研究留下一个民间的、合法的交流园地、在这里,耿庆国自2005年5月以来,以退休费维持,在提出旱震关系中期预报之后,用少数方法提出个人预测,已5次填写短临卡片,向国家地震局提出四川阿坝等地区可能发生7.5级以上强震的预测,并建议加强短临预报监测,已经整整盯了三年。[9]

  耿庆国旱震关系理论及其应用

2008年4月27日该委员会在常务副主任耿庆国主持下,经协商一致作出预测:“未来一年内即2008年5月至2009年4月,仍应注意兰州以南至川甘青交界地区可能发生6~7级地震”(文字报告4月30日上报中国地震局等)。

2008年4月27日上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到会,当面听取了耿庆国提出的“阿坝地区7.5级大震的高危时段是2008年5月8日(前后10天以内)”的个人预测意见,并看了耿庆国有关强磁暴资料。该委员会顾问英籍华人陈一文专家在场。

从事旱震关系研究数十年的耿庆国,根据2002年川甘青陕交界大面积干旱和四川阿坝州形成特旱区的旱震背景,在2005年5月8日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会商时,首次正式提出以阿坝州红原为中心、以150公里为半径的地区,近年会发生8级地震的中期预测意见,未获认可。但他仍坚持不懈地在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度预测会上,以及根据“强磁暴组合病态磁暴的二倍点”所作的6次短临预测中,反映他的中期预测意见。虽然一些短临预测未获成功,也不能淹没耿庆国中期预测的必然性。

对于一些短临预测未获成功,还要作具体分析。耿庆国退休在家不能掌握完整资料,不能进行分析比较。实际上,前5次预测在中国大陆周边都发生了大震,并在阿坝州近处发生3~4级信号震,说明与强震孕育过程有关。第6次耿庆国预测出2008年5月8日前后10天灾阿坝州红原发震,说明在地震孕育的漫长过程中捕捉危险期,预报大震是可能的。[10]

[1]耿庆国,《中国旱震关系研究》,海洋出版社,1985。

[2]马宗晋等,《地球到底怎么了》,《科学中国人》,2001,(4),第18-20页。

[3]张庆洲,《唐山警世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22页。

[4]耿庆国,《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巨震预测过程的简略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地球物理 2008》,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

[5]国务院文件(国发 [1974] 69号),《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专业委员会,2006。

[6]张庆洲,《唐山警世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24-131页。

[7]张庆洲,《唐山警世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156-159页。

[8]卫一清,丁国瑜主编,《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第73-75页。

[9]耿庆国,《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巨震预测过程的简略回顾》,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中国地球物理 2008》,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第499-500页。

[10]李玶、杨美娥,《强震成功预报的曙光》,《中国工程科学》,2009年,11(6),第19-27页。

选自《科技原创苦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李四光和他的“不相信”
下一篇:人民日报科技杂谈: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