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天地生人讲座《天地互动与地震预报探索》整理所得,将分为3篇文章陆续呈现。
导读:
“天地互动”是“天地人三才“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以及“圜道论”思想发展、演续而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自然观为指导,结合目前天文学及地学成果,天地互动影响而探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思路清晰、理论明确,对应效果较好,是值得探索的方法。
“天地互动”是“天地人三才“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以及“圜道论”思想发展、演续而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天地互动互感是在知天知地的过程中,研讨天地关系的学问。
中国古代对大地之母的认知是丰富而深刻的。“地法天”,同时地也是天;地之道曰柔与刚;气体(如风、风旋、灾眚之气等)液体(如水、深层热水、岩浆、漫汁等)是地壳变异的主动因素;地壳是由刚柔组合体、并构成复杂的结构体,各种结构带交织相嵌而成的特殊点——即是穴位;地球是旋转椭球体,北极稍尖、南极略平、赤道膨大的梨形,其外有厚达4200公里(赤道)—2800公里(两极)的大气层覆盖,并有磁壳层保护。地壳是由刚柔相嵌组合体,并呈反对称的太极结构,蕴有两大地震、火山活动带。
中国古代的宇宙学及天文学发轫甚早,宇为空间,无际,宙为时间,无涯;古有《甘石星经》存世,有“盖天说”、“宣夜说”、“浑天说”传世;并且有“落下闳—张衡”天文体系可与古希腊的托勒密天文学系统媲美。现已知,天是由太阳率领的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星群,由于旋转在不同的宇宙空间,经历着不同的宇宙环境而在地球上出现各种异变现象。太阳系以小行星带为界,以内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以地球为代表,称为类地行星;以外的行星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木星为代表,称为类木行星。
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因素很多,目前认识到的有,其一是对地球引力的摄动,这随星体质量及距地球远近而变化,特别是多星连珠时,影响更明显,我们谓之“天文奇点”。对地球的引力摄动所起的是一种“解缚效应”;其二是对地球的冲击作用,主要是小行星,陨石对地球的撞击,以及太阳风暴及新星暴发对地球的冲击。后者因受地球磁壳的阻挡,而常在两极表现增强;其三是诸星体旋转对地球旋转的“卷积作用”,常使地球自转速度时快时慢,这种影响因素多达几十种,而不能提前预知。以上这些因素都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地球,使地壳应力发生变化,而引起地震、火山活动。
我们依据:①对地球的引力序:月亮(167微伽)>太阳(77微伽)>金星(9.1微伽)>木星(1.0微伽)>火星(0.8微伽)>水星(0.05微伽)>土星(0.04微伽)>天王星(0.0006微伽)>海王星(0.0001微伽);②月亮近地点,每年有13个点(距地球约35.5-37.0万公里);③水星每年有三个近地时段,每段约1~2个月(距地球约为0.549—0.678天文单位);④金星每隔13—14个月后,有6-7个月的近地时段(距地球约为0.266-0.288天文单位);⑤火星每隔20个月后有4-7个月的近地时段(距地球最近约为0.384-0.673天文单位);⑥太阳距地球的距离变化较小(约在0.98-1.02天文单位);⑦日食(日全食、日环食、偏食);⑧月食(月全食、月偏食);⑨某星凌日(或冲日);⑩某星合月(或掩月);⑪某星(指内地行星)的东大矩、西大矩、上合日、下合日;逆、留时段;⑫诸行星连珠;⑬太阳风暴;⑭新星暴发等天文奇点事件,是我们探讨宇宙环境对地球影响的依据。
依此我们做了①2011—2017年地震火山活动的对应检验;②对几个特大地震进行了宇宙环境的分析: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9.0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9.0级地震;2023年2月6日土耳其7.8级地震。③对2021年7月29日—8月23日南北美洲的强震系列的试报;2021年11月28日—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的海底火山的试报;2023年8月—9月对中东地区中强震群的试报。结果是对应率较高,试报率尚可,是一种很有前途的预报思路。
此种预报思路是以中国传统的有机整体自然观为指导,结合目前天文学及地学成果,天地互动影响而探讨对地震活动的影响,思路清晰、理论明确,对应效果较好,是值得探索的方法。如果我们以宇宙环境研究衡量地震活动趋势,以全国地震台网抓地象徵兆,以航天卫星捕捉地球的脉动,有望获得地震预报的成功,待青年们努力!
一、天地互动思想朔源
1、中国古代对地震灾异的描述[1]
中国古代对地震灾异的描述很多,在此略举五例。
例一,《竹书纪年》有云:“帝癸十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竭。”帝癸十年即夏桀十年(公元前1800年),其宇宙环境是五星错行,陨星如雨,发生地震,并导致伊水、洛水断流。
例二,《诗经·小雅·十月之交》记述了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79年)的地震:“十月之交,朔时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之民,亦孔之衰。……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这一年(公元前779年)一月十五日月食,十月一日日食,在此天文背景下发生巨震,震时有地声、地光现象,河水激荡、崖崩岸塌,高崖为谷,深谷为陵的地形剧变,描述真实生动。
例三,《国语·周语·伯阳父论地震》中对幽王二年的地震有如下之论述。“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夫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泛财用,不亡何待!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征也。川竭山必崩,国若亡,不过十年,数之纪也。’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这段史料非常重要,提出许多要害问题。其一,“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这是立论之依据。《道德经·三十九章》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贞。……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侯王无以贞,将恐蹶;”其二,提出地震发生的原因:“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与现代地震之发生论——气动说十分吻合;其三,提出地震灾害史的准周期性及韵律性,直得借鉴,“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这种灾害韵律思想,也是地震预报的背景因素的重要参考;其四,提出国以民为本的思想:“水土演而民用也,水土无所演,民泛财用,不亡何待!”
例四,《晏子春秋》卷六有云:“……晏子曰:‘嘻!亦善矣,能为君请寿也。……今徒祭,可以益寿乎?然则福兆有见乎?’对曰:‘得寿,地将动。’晏子曰:‘骞,昔吾见维星绝,枢星散,地具动,汝以是乎?’柏常骞俯有闲,仰而对曰:‘然。’”
例五,《晏子春秋》卷七有云:“景公问太卜曰:‘汝之道何能?’对曰:‘臣能动地。’公召晏子而告之,……晏子默然不对,出,见太卜曰:‘吾见钓星在驷、心之间,其地动乎?’太卜曰:‘然。’……太卜走,入見公,曰:‘臣非能动地,地固将动也。’”
这两篇关于地震的故事,约发生在公元前547-490年间,晏婴、柏常骞、太卜讨论地震活动都与星象变化有关。维星是北极星,枢星为北斗星,是说北极星模糊,北斗诸星有散开的趋势,可能预视要有地震发生;太卜与晏婴认为,钓星(即水星)行于青龙之驷 (房)、心宿之间,可能有地震将发生。
所有这些将地震活动与天文背景联系起来的思想是有很悠久的历史渊源的。
2、天地互动思想理念的根据
天地互动思想与中国传统思维密切相关,如《易经》中整体自然观思想,《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事物发展受季节调控的“圜道思想”,“天地感应”思想都是天地互动思想的理论基砌。
“天、人、地三才”思想[2]
《周易·贲·彖》有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周易大传,系辞上》有云:“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
《周易大传·系辞下》有云:“《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道法自然”及得一损一之道”
《道德经·二十五章》有云:“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后一句可简化为一个公式:人⊂地⊂天⊂道
这使我想起《周易·系辞上》的一段话:“易有太板,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而且这段话也可写成如下公式:
式中“⊂”是被函盖、被限控符号,这两个公式何其相似,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整体有机自然观思想[4]。
《道德经·三十九章》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贞,将恐蹶。”“一”就是道,这里将得一(道)损一(道)之结果说得是何等清楚,“道法自然”是何等重要!
圜道思想
《周易大传·复·彖》有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吕氏春秋·圜道篇》有云:“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二十八宿,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小为大,重为轻,圜道也。……”“圜道也,一也,齐至贵。莫知其源,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5]
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三有云:“《易》之大衍何数也?圣人之倚数也。天数二十五,合之为五十;地数三十,合之为六十,故曰‘五位相得各有合’也。五十者,蓍之数也;六十者,卦之数也。’”[6]
类似谈“圜道”、周期、韵律者很多,特别是自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开创浑天说之后,就对天文运转周期非常重视,关注五大行星的运转周期并在历法应用上,成为中国天文学的特点。说这是“天地之心”、“万物之宗”,实不为过。
这种准周期(圜道)的例子很多。
《渊鉴类函》(地部·地)庄子有云:“海水三岁一周,流波相搏,故地震。”这是海水流波的三年周期。
见引于“遗愁集”的《道德经》老子有云:“桑田变沧海,我为添一筹,沧海变桑田,我为之添一筹,今观海屋筹,忽已三千年矣。”这是沧海变桑田的千年周期。
[清]季元瀛对地震韵律有如下描述:“地震之灾,史不绝书……尝考明嘉靖乙末(卯)地震(公元1556年关中大地震),清康熙乙亥平阳潞安大震(1695年临汾大地震),何今又逢此干支也(指1815年垣曲地震)”。这是大约130年左右的地震准周期现象。
天地感应思想[7,8,9]
《淮南子·天文训》有云:“堪舆徐行,雄以音而知雌,故为奇辰。”堪为天,舆为地,雄为阳为天,雌为阴为地,天上诸星和地球以各自的固有周期缓慢行于星空,但天上诸星与地球以引力及周期(圜道)而相互呼应,于是出现奇辰,奇辰者,天文畸点也。“奇辰”概念非常超前,堪与现代信息学中的畸点媲美。如地掩日、月掩日、地掩月、某星迎月、合月、某星冲日以及诸星连珠等奇异天时,都是天地感应的重要天象。
《黄帝内经·灵枢·岁露》有云:“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月廊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纵。”是说人体经气的流注,应时进退,犹如受月影响的潮汐涨落。继而,有民谚出焉:“日为火精而生风,月为水精而弄潮。”
《观物内篇》有云:“在天成象,日也;在地成形,火也。阳燧取于日而得火,火与日本乎一体也。在天成象,月也;在地成形,水也。方诸取于月而得水,水与月本一体也。……天地之间,犹形影、声响之相应,象见乎上,体必应乎下,皆自然之理也。”
综上所述,“天地互动”思想是在“天地人三才”、“道法自然”、“圜道”理念,“天地感应”思想升华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理念。既有历史传承,又有客观实践根据。依天地互动立论,开拓地震预报研究领域,应该会有一定收获。
参考文献
[1]商宏宽,《周易》对我国古代地震科学发展的影响,《中国历史地震研究文集》(2),(19-24页),地震出版社,1991.
[2]高享著,《周易大传今注》系辞上,下(226;540;592页),齐鲁书社,1979.
[3]范又琪、刘彦灯译著《道德经百喻经俗译》(68,99-100页)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4]商宏宽,《周易的科学理念》(168页),海天出版社,2016.
[5]商宏宽,中国古代的灾异观及其现实意义,《实践与思索的轨迹—商宏宽论文送集》(227页),地震出版社,2000.
[6][宋]邵雍著,常秉义注释,《皇极经世·卷十三》(51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7]田竹君,天地互动而成韵律,《地下水微动态·天地互动·地震预报——田竹君论文选集》(343-344页),地震出版社,2019.
[8]商宏宽,从《观物内篇》看邵雍的易学思想,《纪念邵雍诞辰一千周年学术论文集》(79页),北京三式乾坤信息技术研究院编印,2011.
[9]杨力,《周易与中医学》(474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第二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