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国学 > 振兴中医 >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作者:中国中医发布日期:2020-03-20浏览次数: 来源:微信-中国中医

 

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2月28日上午11:00,第二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教授带领医疗队进入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新冠肺炎ICU重症病房进行业务查房。此次查房是该院新冠肺炎重症监护病房首次接受的中医药治疗。本次查房病人为8名,均为机械通气患者,其中3名是气管切开,5名是经口气管插管。

众所周知,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和飞沫传播,而新冠肺炎ICU重症病房内,由于患者的呼吸道处于持续开放状态,其空气中的病毒含量为所有确诊病房之最,被称为“红区中的红区”。叶永安从对前期重型病房中医药救治的经验中发现,中医药在干预重型新冠肺炎显示出很好的疗效,在危重症患者中也应发挥出其自身优势,提出应将中医药治疗引入ICU重症监护病房中。

通过本次查房,叶永安表示掌握了ICU插管的急危重症患者的第一手资料。他说:“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我们将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制定急危重症患者的中医药诊疗方案,并表示后续将继续对更多的ICU危重症患者提供中医药支持。”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广东省中医院

2月15日,广东省中医院重症医学专家邹旭教授一行至武汉市汉口医院呼吸一区开展中医查房时,刚好遇到一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出现气促、烦躁,呼吸困难。广东医疗队的西医同行们立即用无创机械通气,当时患者大汗淋漓、烦躁,难以配合呼吸机,气促,呼吸30-40/分,血氧饱和度59%,心率130-140/分,病情岌岌可危。西医同道马上邀请邹旭教授帮忙查看患者。

紧急了解病情后,邹旭教授立马取出针灸针,在患者双下肢的两个穴位施针,一边安抚患者,一边捻转着细针,患者的烦躁情绪慢慢地得到缓解,邹旭教授遂在患者双上肢的两个穴位予以施针,10余分钟后患者逐渐安静下来,生命体征渐趋稳定,呼吸频率降至25/分,心率也下降到90/分,外周血氧上升到80%以上。再过30分钟,血氧升至90%以上。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一起参与抢救的西医同行表示:如果不是亲眼目睹,真难以相信,这几根细针在西医呼吸循环支持基础下,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禁连连感叹中医的神奇!

后给该患者辨证开具中药方剂口服,配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一周后实现脱机,病情明显改善。

中西医两套医学的结合,正是我们国家医疗的优势所在,二者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新冠肺炎是一种来势凶猛的传染性疾病,但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患者自身免疫的修复能力是康复的主要条件,这固然离不开西医在生命体征支持、抗感染抗炎等对症处理;也同时需要中医的辨证论治,针药结合,以发挥最大的疗效。中医在新冠肺炎早中期具有良好疗效,危重症的救治中同样有发挥的舞台,中西医协同,一切为了患者康复,一切为了“战疫”的最终胜利!

第三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为更好地宣传普及中医养生文化,帮助舱内患者提高中医药养生保健素养,在江夏方舱医院参与护理等工作的三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护士们,把防护服背后的区域变成了流动的中医养生文化宣传普及阵地,成为了方舱内一道流动的中医文化风景线。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曹晶晶介绍说,这句话出自于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还有下一句叫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两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如果人体内存在旺盛的正气,邪气就不容易侵犯;反之,如果邪气侵犯人体,其体内正气必定虚弱。

中医说的存在人体内的“正气”通俗地理解就是抵抗力、免疫力和自愈力。邪,指各种致病因素。人体内正气强大,外邪就不容易侵袭,身体更加健康。为什么有的人容易生病,有的人不容易生病。为什么生同样的病,有的人好得快,有的人好得慢?原因之一就是人体内正气的强弱不同。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王慧敏介绍说,这句话也出自于《黄帝内经》,饮食有节的意思是说,饮食要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吃饭要定时,有规律,细嚼慢咽,不可狼吞虎咽,营养要全面均衡,不要挑食偏食、暴饮暴食。

起居有常的意思是说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尽量少熬夜,不要赖床,要养成睡子午觉的习惯。熬夜伤津耗气,赖床也不健康,中医有“久卧伤气”的说法,长时间卧床不动,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新陈代谢也变慢,不利于健康。

读书悦心,可以延年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赵美介绍说,这句话出自于明朝医家龚廷贤所著的《寿世保元》中。中医自古重视精神层面的养生,认为读书可以愉悦心灵,对延年益寿很重要。清代大文豪沈复也曾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唯读书可以养之。”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读书是恢复健康的有效方法。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作为第四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队员,骨伤科护士“姐妹花”吴琼丽、曹慧娟,以及肺病科护士汪小娜与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的22名护理姐妹,日夜奋战在武汉雷神山医院C5病区,在前线她们用辛勤的护理工作为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让我们一起听听她们的故事。以下是她们的日记节选。

01

我们是来自龙华医院骨伤科的一对护士“姐妹花”吴琼丽和曹慧娟。医疗队接管的武汉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五病区(C5病区)收治第一批患者当日,作为第一批进入该病区负压隔离病房接治患者的医护人员,我俩既激动又紧张。

下午13:30我们迎来了第一位患者,一开始我们有点不知所措,但是在副队长、护理部副主任陆巍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我们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将患者送至病房,上前帮忙拎东西,介绍病房环境。

由于我们身穿防护服,又受当地方言限制,遇到有些患者听不懂普通话,我们就尽量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并适当使用肢体语言。由于我们戴着护目镜、口罩,患者看不清我们的面容,但笑容是不会骗人的,当患者看到我们笑起来弯弯的眼睛,他们放松了很多,同时也拉近了我们和患者的距离。

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能感觉到他们治病的积极性高,配合度高,有积极乐观的心态,一直和我们说“你们辛苦了,真的辛苦了,要吃零食吗?阿姨这里有”,说着把东西塞到我们手里,我们微笑着说“阿姨,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在这安心养病,安心治疗,有我们呢”。此时此刻,我们的内心十分感动。

一天的工作接近尾声,护目镜已经充满雾气,形成水露,走路都有些费力,但对于护理工作,我们仍不敢有懈怠。在下班路上,已将近晚上10点,今天武汉的天空很美。我们也相信,明天的武汉会更美!

02

我是龙华医院肺病科的护士汪小娜,2月15日早上从接到出发通知到集结,仅仅2小时左右。匆匆回家拿上衣物装箱,平时淘气的儿子格外安静站在旁边看着我,生怕打断我的整理。

在机场送别时恰遇寒流,老公说:“平日里在我面前的柔弱女子,现在却无比的‘硬核’!你没有愧对这份职业,没有辜负白衣天使称号,我支持你的决定。”

第一次戴双层手套打留置针,一次就成功了,我很有成就感。虽然工作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进行着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有时真的很累,但一想到自己能为大家筑起守护的城墙,心里格外有成就感。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疫情的阴霾,挡不住四面八方的阳光。我相信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第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

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

2月27日早上620分,在江夏方舱医院里,又到了每天固定的集中鼻咽拭子测试时间。和以往沉闷、凝重的氛围不同,今天的鼻咽拭子采集工作有点不一般。

原来,为了更好的做好鼻咽拭子测试工作,来自宝鸡市中医医院的援武汉医疗队员们准备精心制作的中药避瘟香囊,送给患者,小小的举动让现场的氛围轻松愉悦了不少。

宝鸡市中医医院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队长张贞鲁介绍说,鼻咽拭子采集操作对于医生来说,绝对称得上是与新冠病毒危险的“面对面”,也是方舱医院医务工作者最危险的一项操作。而这项操作其实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十分的痛苦。很多患者一听到鼻咽拭子采集,身体的不适与心理的恐惧担忧就会瞬间放大,这也给进行鼻咽拭子采集工作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如何能让大家愉快地配合这项工作呢?恰逢医院向支援湖北的中医药医疗队寄来了自制的中药避瘟香囊,于是一个好主意就在张贞鲁的脑海中孕育而生了。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2月27日上午,宝鸡市中医医院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的张贞鲁、赵岩、张怡与陕中附院一名护士开始分工进行鼻咽拭子采集工作,张怡变身成了此次采集工作最受欢迎的、向患者派送中药香囊的“大福”宝宝。

负责鼻咽拭子采集工作的赵岩介绍说,鼻咽拭子采集要求每一位患者都要暴露他的鼻腔,要求患者的口罩会戴一半,遮住他的嘴巴,然后通过鼻腔,用鼻咽拭子探到咽后壁,顺时针、逆时针各转五圈,留取患者鼻腔里面的粘液。当患者鼻腔暴露在空气中,医护人员需要快速、准确地完成采集工作。因为当拭子碰到患者的咽喉壁,很容易引起患者刺激性的咳嗽或打喷嚏。

“说实话,做第一个患者的时候确实还有点紧张,但后面就还好。但我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那就是做鼻咽拭子采集之前时,我感觉自己是浑身难受,衣服穿的我不舒服,眼镜也压得我生疼,绳子勒的特别不舒服,但一开始全神贯注做检查的时候各种不舒服的感觉就瞬间消失了。这对于我们医务人员来说,这项危险的操作竟然还是一个‘治愈系’的动作。” 赵岩说。

从上午6点20分开始,到7:00整结束,在几名医护人员的协作下,一共完成了34名患者的鼻咽拭子采集工作。

而每一位顺利完成采集工作结束的患者,都会来到宝鸡市中医医院援助湖北中医医疗队张怡护师这里,领取到一个自制的中药避瘟香囊。每向一位患者发放一个香囊,张怡都会说一句:“加油,祝你早日康复出舱!”而收到香囊的患者也连声道道谢,融洽愉快的氛围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感觉暖暖的。

针药合用见效快|国家中医医疗队一线抗疫实录 

为患者派送中药香囊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人民日报评论: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
下一篇:中医药抗疫:作用不可替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