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科技创新能力。
10月23日(本周六),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自然国学专委会、北京中医生态文化研究会、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发起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自然国学学术研讨会将于北京举行。
本次研讨会以科技创新为主线,以“中华传统文化和当代科技创新”为中心议题,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整体论和系统论思维、深化传统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研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直播时间
10月23日(周六)早上09:00-12:00
直播平台
B站直播号:天地生人网
链接:http://live.bilibili.com/22798059
日程安排
关于自然国学
国学,指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然而,一提起国学,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史学、文学、艺术、道德、人生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其实,国学中还有另一半同样重要、同样辉煌,同属中国文化的精髓,那就是中国的传统科技体系,包括中国科技史、中国科技哲学、中国科学思维方法等。前一半为“人文国学”,后一半当称“自然国学”。
20世纪后半叶,在西方文明陷入重重困境,世界科学与文化的根本观念发生巨大转折的大背景下,各国有识之士和中国学人开始重新审视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深层内涵及其价值。彻底摒弃西方文化中心论,承认并鼓励文化多元,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大趋势。70年代以来,科学的潮流正明显由大物理学时代向复杂性研究时代过渡。自然史研究,复杂性、非线性研究迅速崛起;交叉科学、综合科学、系统科学如雨后春笋;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由对抗向协调转化。中国历经约一个半世纪的狂风骤雨,终于出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这种特殊的形势下,国内外学术界不少志士仁人发现,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思维体系)对于当代科技前沿探索、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和研究,还开辟了中国传统科学体系(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等)的现代科学价值的全面研究,这种研究已取得较广泛的成果。
此次举办的第五届全国自然国学学术研讨会,拟将通过宣读论文和学术交流,总结经验,聚集人气,展示成果,发现人才,推动和促进自然国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夯实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增强文化自信,梳理和激发中华传统文化中巨大的科技创新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