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天这篇文章,带我们走近那些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紧紧相连的科学家,一起品读他们许下的青春誓言、感受青春最美的颜色……
中学时期的黄旭华:
“我要学航空、造船,要科学救国”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父母是医生,他儿时的志向是从医,治病救人。然而,中学时期的他遭遇祖国被日本欺凌,他弃医从工。
“想轰炸就轰炸,因为我们国家太弱了!我要学航空、学造船,我要科学救国!”于是,海边出生的黄旭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学习。
▲青年时期的黄旭华。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1958年,中国启动核潜艇研制工程,黄旭华义无反顾地走上深海征途。他和同事荒岛求索,建起护卫国土的“水下移动长城”。
研制核潜艇,是一项“赫赫无名”的工作。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一次也没有回过老家。
兄弟姐妹们责备他不孝,家人的关系逐渐淡化。最终母亲还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上间接了解到,他们眼中的这个“不孝子”实际上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幕后英雄。
▲黄旭华手捧核潜艇模型。新华社记者 熊琦 摄
九十多岁高龄的他,仍在为祖国核潜艇事业奔走。他说:“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真正退休。只要我能动,就会继续做下去。我愿为国家的核潜艇事业,贡献到最后一刻。”
39岁的屠呦呦: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1969年,一项艰巨重要的国家任务,落到了还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的屠呦呦身上——抗疟药研究。
那年,她39岁。
20世纪60年代,氯喹抗疟失效,人类饱受疟疾之害。不少人认为这个任务难以完成,她仍然扛起了这个担子,“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以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中治寒热诸疟的药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为参考,她夜以继日地试验。
为了不影响工作,她把不满4岁的大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送到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
▲屠呦呦在工作中(翻拍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由于接触大量对身体有害的有机溶剂,她得上了中毒性肝炎。在青蒿乙醚提取物临床试验发现疑似毒副作用之时,她向领导表示:“我是组长,我有责任第一个试药!”她以身试药,最终证明药品无明显毒副作用。
对于她的选择,丈夫李廷钊既心疼又理解:“一说到国家需要,她就不会选择别的。她一辈子都是这样。”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
▲屠呦呦。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2015年,因为青蒿素这一份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说:“未来我们要把青蒿素研发做透,把论文变成药,让药治得了病,让青蒿素更好地造福人类。
28岁的孙家栋:
“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事,就去干”
1957年,28岁的孙家栋正在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的飞机发动机专业进行学习。
在异国他乡的礼堂里,他亲耳聆听到毛主席那段关于青年的著名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青年人的血液霎时沸腾,他说,“那时候就下了决心,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事情,就去干!”
从此,这位青年的命运开始和祖国紧紧缠绕在一起。
▲1951年留学苏联前夕的孙家栋,时任空军俄文翻译。图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1年后,品学兼优的他带着一枚珍贵的斯大林金质奖章回到了祖国。
此时,正是“两弹一星”事业启动之时,他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总体设计部,开始从事导弹研究。后来,他又受命研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此开始“放卫星”。
他兢兢业业地耕耘着国家的航天事业。在嫦娥一号顺利完成环绕月球的那一刻,这位总师悄悄地背过身子,掏出手绢擦下激动的热泪。
▲图源:央视网
曾经有人统计,在孙家栋领导下发射的卫星占到整个中国航天发射的前一百颗卫星的三分之一。
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践行青春誓言,他一直在国家需要的地方。
填写毕业志愿时的周永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孙家栋被派往苏联学习这一年,比他小两岁的周永茂走进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
填写毕业志愿时,这位青年郑重写下了和孙家栋相似的誓言:“服从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此时的周永茂并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个“核反应堆专家”。
▲1956年周永茂在莫斯科留学时期的留影。
1958年,在党中央批准了核潜艇研制工作后,周永茂所在的研究所有3名科技人员被挑选组成调研组,参与核潜艇的早期调研与设计,他就是其中之一,由此成为中国第一批研制核潜艇的科技人员。
1970年12月26日,他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
随后,他带队扎根条件艰苦的“大三线”,建设被誉为“亚洲第一堆”的49-3高通量反应堆;后来又主持开发出微型中子源反应堆。
临近古稀之年,他全身心投入医用核微堆建设和应用研究,研制出世界首个硼中子俘获疗法专用装置“医院中子照射器”,实施了中国首例黑色素瘤患者的硼中子俘获疗法临床试治。
“老百姓迫切需要的,就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他说,“核技术不真正造福癌症患者,我就不会罢休。”
年逾九十的周永茂,如今仍坚守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
▲周永茂在实验室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