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次讲座是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第1331讲,北京中医生态文化研究会第134讲,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系列讨论之四。
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系列讨论之一:李伯淳——《中医科学哲学概论》课程设计
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系列讨论之二:孙惠军——关于中西医比较和东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医文化与中医哲学系列讨论之三:罗广英——中医唯象思维对于科学与哲学的融会贯通
报告人简介
黄开斌,健康学独立学者,北京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脊柱健康产业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世界脊柱健康联盟副主席,国研中心“中国健康问题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专家组组长,健康中国战略研究会(智库)会长。
钻研中医、西医多年,积累了丰富医疗实践和教育培训经验,现致力于健康本质规律和全民健康问题及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旨在破解医改难题和全民健康危机,跳出并超越中西医学,全心从事健康学思想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完成健康学科体系的构建。
自2004年创立《三元论》思想体系,初步完成健康学科体系的初稿,已出版《健康中国》、《健康突围》和《健康主张》等系列思想理论书籍,著有《健康学大论》和《食物学纲要》等系列学术著作,以及《脊柱健康学》36册、《脏腑健康学》、《心性健康学》、《自主健康学》20册、《慢病康复学》5册和《健康养老学》5册等系列专业学科教程。
报告内容简介
当今之时,有个奇怪的健康问题:就是中医和西医都争着去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而建设健康和治理健康的工作怎么就没人去问津呢?还有,当今之中国有个让人匪夷所思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中西医之争,竟然已争了一百多年,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结束……
对此,本讲座旨在从中医和西医的本源,及其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贡献等方面予以深度剖析,并就“防治疾病”和“建设健康”的本质不同予以阐释,继而为中医的创新发展(或返本开新)找寻一条出路。
具体拟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西医为何?咋就医统了整个健康呢?
现代医学(西医)主要就是防病治病的,其对疾病的治疗和镇压可谓是立竿见影,所向披靡,但就其最终的健康而言,其作用和贡献率却只有8%(WHO的结论)。也就是说,治病非常的有效果(只有效率),但最终的健康结果却并不好。即便如此,现代医学(西医)和医疗却深受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的信赖和支持,甚至,整个人类的健康事业都已被医学和医疗所垄断了。现代医学(西医)为何就一统了整个健康大业?本节将给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层原因或底层逻辑。
二、中医何为?跳出医药学将大有可为
我国传统中医的主要作为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保健强健的(其下医跟西医一样是防病治病的,中医其实是治人的,无问其病,以平为期,是治理人的生命健康),也就是中医本应是做“保养强生”工作的,和西医的“医疗卫生”是有差异的,或较西医防治疾病更高一个层次的建设健康的工作。然而,现代中医也跑到了抗击疾病的战场上去了——中医医院、中医医生、中医医药等,都成了医疗卫生战线的一员了。可谓是“自己的田不种,非要去刨别人的地”。以致于这一百多年来,“中医”搞得是“尘头垢脸”的。中医的未来在哪里?中医的未来必然是在建设健康和治理健康上,因为,只要健康建设强大起来,疾病也就不药自愈的......
三、中医与西医的区别及健康价值何在?
中医与西医的区别不仅体现在东西方的文化和文明程度的不同,还体现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着力点或方向的不同。中医的着力点在健康上,是扶正祛邪,旨在降维打击疾病;西医的着力点在疾病上,是直接对抗,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西医在医药资本的操控下,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中医则是“以人为本”,追求的是健康利益的最大化。可见,中医与西医的健康价值观是有天壤之别的,如前文说的,西医(医疗和医药)的健康价值只有8%,这是千真万确的!本期的讲座者将有理有据地为你道来。
报告详情
腾讯会议:806 6800 0257
— 主持 —
孙惠军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组织者)
— 组织 —
刘军霞,陈美琴,朱元虎,
王仕豪,宋正海,卢莎
— 时间 —
2023年11月26日(周日)
9:00—11:30
— 地点 —
北京市海淀区
中关村北大街178号二楼205
— 路线 —
1、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东北口出向北行过天桥东北口20米,浅米色大门进去上二楼左转)
2、乘公交307、450、613、26路中关村北站
大家注意戴好口罩、
洗手消毒并最好自带水杯!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