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通知公告 >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336讲 | 徐道一: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336讲 | 徐道一: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

作者:天地生人发布日期:2023-12-27浏览次数: 来源:天地生人

注:此次讲座是天地生人学术讲座第1336讲,北京中医生态文化研究会第139讲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336讲 | 徐道一: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

 

报告人简介

徐道一,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从事研究工作涉及地质、古生物、地震、数学、天文、社会科学、哲学、传统文化等内容,大致可归纳为:进行自然科学研究60余年,从事地震预测50余年,开展天地生、天地生人综合研究40余年,开展周易与科学关系研究30余年。

曾到美国月球与行星研究所、加拿大卡尔加里石油地质研究所、日本神户大学城市安全研究中心学术访问。至2023年4月底,已出版著作18本,发表论文,短文等560余篇。

 

报告内容简介

1975年2月4日在辽宁海城发生了7.3级大地震(以下简称“75海城地震”)。这次大地震在震前有成功预测、预报,避免了十几万人的死亡,在当时是得到国内外的正式承认的。

然而,在1977年以后,这一成果被淡化。近几十年,在一些正式文件中,不提“避免了十几万人的死亡”这一客观事实。

75海城地震至今快50年,全球又发生了许多个7级以上地震,全世界这么多科学家为什么在地震预测、预报方面还远远达不到75海城地震的水平?

一、当前如何看75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

“百度”认为:2月4日海城地震一般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在正确预测地震的基础上,由官方组织撤离民众,明显降低损失的唯一成功案例。

为何在1975年能做倒成功预报?这是由于:1975年前不久,我国对西方思想体系进行了批判,强调了自力更生,发挥了从上到下多方面的智慧及积极性,才取得这一重要成果。

从当前的认识来看,这是:1)两个结合尤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 四个自信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体现;3)专群(专家与群众)相结合。

二、为什么过了近50年,世界上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大地震成功预报的震例?

这是由于西方思想体系对自然的研究大体可归纳为:立足于天地生、数理化及哲学等学科的分别研究。

三、应重视我国传统文化有关智慧的继承及发扬

在新时代,建议在2025年2月或稍前,应隆重集会,纪念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以进一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报告详情

腾讯会议:363 7578 9577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336讲 | 徐道一: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

 

— 主持 —

孙文鹏

 

— 组织 —

刘军霞,陈美琴,朱元虎,

王仕豪,宋正海,卢莎,孙惠军

 

— 时间 —

2023年12月31日(周日)

9:30—11:30

 

— 地点 —

北京市海淀区

中关村北大街178号二楼205

 

— 路线 —

1、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东北口出向北行过天桥东北口20米,浅米色大门进去上二楼左转)

2、乘公交307、450、613、26路中关村北站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336讲 | 徐道一:百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75年海城大地震的成功预报

大家注意戴好口罩、

洗手消毒并最好自带水杯!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335讲——商宏宽:伏牺的传说(下)
下一篇:天地生人学术讲座1337讲 | 闫庭玮:以中国古天文学视角解读《山海经》、《易经》、《黄帝内经》与《庄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