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科学精神 > 丁小平:从伪科学与非科学和科学谈起

丁小平:从伪科学与非科学和科学谈起

作者:丁小平发布日期:2020-08-28浏览次数: 来源:丁小平

一、科学与非科学、准科学

什么是科学所谓科学,就是人的思维以逻辑的形式对规律的逼近体系。这里所说的逻辑,不仅包括形式逻辑,还包括形象逻辑等;这里所说的规律,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这里所说的逼近,实际是一语道破,科学绝不是,也不可能是规律自身。这是因为规律的本来面目就是这般。无情的现实告诉我们:一切定义,只有它与历史和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的要求相一致的时候,它才是最合理的。如上的科学定义便是这一原则的产物。

为什么说科学是人的思维以逻辑的形式对规律的逼近体系呢?第一、从历史来看。科学一产生,便承担着揭示规律这一根本任务。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人脑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人无法揭示出规律本身,人的认识只能向规律无限地逼近下去。比如,人们对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由于对带电体电量测量的能力限制,再由于人们使用的测力计的精确性限制,加之人们对物体几何关系的测量和计算能力的限制,迄今为止,人类的认识水平,不过还是库仑(定律)的水平而已,这仍然是两个带电体相互作用规律的一定程度的逼近形式,而不是规律本身。第二、人类和一切生命之所以会发生认识,皆源于生命的趋利避害这一根本本能。就生命个体而言,它(他、她)表现为个体趋利避害形式和群体趋利避害形式。而科学就是人所独有的以不变应对万变愿望的表现形式。因为,整个世界除规律不变外,其余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处在不息的变化之中,我们有了近乎于不变——规律的逼近体系——科学,就可以从实用角度以不变应万变了。这种近乎于不变的科学是一切生命趋利避害活动所依赖的最佳形式。

既然科学是人的思维对规律的逼近体系,那么,这种体系就离不开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文字、录音、影视等;表达方式则只能是逻辑的形式,但绝不仅是形式逻辑这一种形式,还有形象逻辑等形式,如寓言《南辕北辙》。

关于形象逻辑问题,人类还知之甚少,西方文化和科学中,对此认知就更少。有关这方面的常识,可以阅读《心理结构理论》。懂得了这些逻辑学和心理学知识,就可以理解科学的多种表达方式,才可能避免对中华文化的妄自菲薄。在形象逻辑表达方式的科学中,创新仅仅是形象逻辑的推理而已,而在形式逻辑的表达方式的科学中,创新则表现为神秘的直觉或顿悟。对应形象逻辑的心理结构是非自遣意识,而非自遣意识的记忆形式则是拓扑结构,它是综合的状态记忆。而对应于形式逻辑的心理结构则是自遣意识,自遣意识的记忆形式是扫描结构,它是分析的离散记忆。由于这些原因,形式逻辑表达方式的科学容忍定性形式,而追求定量的形式;而形象逻辑的表达方式的科学则表达为似乎是不定量的拓扑定量形式。拓扑与模糊完全是两回事,人脑中记忆有拓扑结构,没有模糊结构,计算机内的模糊结构的信息是处理手段错误的产物。中医学就是以形象逻辑为主要表达方式(由于自遣意识的自然渗入,也含有一点形式逻辑表达方式,而现代化了的中医学已被移花接木,要另当别论)的科学。既然科学是人的思维对规律和常数的逼近体系,那么,科学的标准就只能是动态的,其逼近的方向自然可以是任意的,而且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也必然是多种的。

就科学建立所选择的逼近方向而言,方向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只要能实现较好的逼近。比如,从用进废退的角度去研究生物进化规律和从自然选择的角度去研究生物进化规律。一般说来,同视角的逼近成果,逼近度好的更有意义;而不同视角的逼近成果,即使是逼近程度差的也同样有意义。那种用达尔文否定拉马克的自作聪明的笑话还是少发生些好。

而就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而言,则完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认为某种某样的就绝对地好,余者就绝对地坏,这仍是一种浅见。准确地说,叫做各有千秋。就医学而言,不能绝对地认为中医学好于西医学或西医学好于中医学,应该说是各有千秋。那种作为一个品学不够好的人,去西方取得个不甚入流的博士学位之后,就对中医学指指点点的做法是不好的。同样道理,科学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同样是有意义的,也是各有千秋的,比如,同样是量子力学,薛定谔用波函数形式表现出来,而狄拉克则用矩阵形式表现出来。这两种表现形式确实是各有千秋的。

而就科学的是非评价理论标准而言,人能够掌握理论标准是动态的、变化的,自然,这种动态理论标准包括是非性与是非阈两个方面。那么,为什么不能有一个静态的、不变的理论是非评价标准呢?有了这个标准不就可以以不变应付万变了吗?这是因为,由于人的认识器官的局限性,由于人类观察和实践的时空局限性,由于人的思维能力局限性,导致了人类无法认识规律自身。既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规律自身的样子,因此,都无权以自己对规律的认知去否定与自己不同视角的对规律的认知,以及同视角对规律逼近度更好的认知。对科学的是非性的理论标准而言,人可以掌握的理论是非性标准永远是非权威性的;人可以掌握的理论是非阈标准永远是动态相对的。那种唯达尔文是尊而随意否定其他进化论的做法是浅薄的。

在科学的理论是非性标准问题上,对自己标准的不自信和过于自信都是不可取的。在不同视角和同视角相对低水平的情况下,自以为是是最应该忌讳的。借助于实践来评价科学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因为规律的代言人是实践。即使借助于实践,借助人也必须清楚实践的本来面目,人在对这个代言人的言语的理解能力上是存在一定障碍的,视而未必见和见而未必懂就是较常见的状况,如,裸眼看原子、裸眼看宇宙和常眼看魔术,以及N 可现象等,又何况实践也是有规则、广度和深度三维结构的。既然,人是不可能得知规律的确切样子的。因而,人类就不可能有科学是非性的权威评价权。所谓科学的是非阈标准,就是指一个逼近体系是否达到了科学的最低格或下限。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解决同视角科学的理论是非阈标准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由于人的思维对规律的逼近度不断提高,因此,这个是非阈也在不断提高。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认识到同体积和形状的物体重的落得快和轻的落得慢,这就可以构成落体物理学了,因为,那时,人类的实践活动未进入真空领域。而到了伽利略时代,这就不再是够格的物理学了。可见,在科学研究的成果评价上,科学的理论是非阈是动态的。当然,这仅是从科学主义或形式逻辑表达方式的科学角度讲科学的是非阈,而对于形象逻辑表达方式的科学而言,科学的是非阈则表现为拓扑精确度。随着科学的发展,这种同视角的科学理论是非阈的拓扑精确度也是不断提高的。

科学评价的理论是非阈,是决定同视角的科学与非科学的理论界限,自然,界域里的是科学;界域外的是非科学。注意,这种评价不适用于不同视角逼近规律的体系的相互评价,同时,还要注意理论标准和实践谁是更根本的。那种用西医学否定中医学或者用中医学否定西医学的做法,以及用形式逻辑建立并以其为表达方式的生物学去否定以形象逻辑建立并以其为表达方式的生物学(例如,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的做法是极其愚蠢和反动的!对于从不同视角建树的东西只能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和评价:其一是用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准则去分析;其二是用实践去检验。符合其一的有理论意义;也符合其二的即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意义。例如,以此原则去分析和评价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我们会发现,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处在准科学的初中级阶段,其中,还有个别地方逻辑上难以自洽。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言之成理的检验并不限于形式逻辑,符合形象逻辑的东西同样是好东西。科学的实践是非格的现象标准是真切度,科学的实践是非阈的本质标准是利害度。现实中,区分科学与非科学在有些情况下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不仅科学是非格具有动态性,而且,有时还具有界限的亦此亦彼性。由于这些原因,那些动辄就以科学警察面目出现的人是典型不知深浅的人。

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还有一种过程逼近体系,我们称之曰胚科学。他就好比动物胚胎,虽然没有完整的动物的生理,但它最终会发育成正常动物。我们把这种符合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原则的处于合理内核项完整体系过渡的体系局部称之曰胚科学,胚科学也可称之曰准科学,它是一切科学从无到有的必经过程,不允准科学存在就等于拒绝科学发生。

丁小平:从伪科学与非科学和科学谈起 

 

二、不许混淆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两类完全不同的范畴

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和胚科学(准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范畴。把科学和伪科学当作一类范畴并提,是一种无知;而把这种思路化为实践则是一种反动和犯罪,不管这种行为表现在玩童身上还是科学王海或院士身上。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分别是各自完整的事物,它们各自可以分别独立存在。而伪科学则不是一个完整事物,它仅仅是侵权诈骗犯罪这一事物的一个构成方面。伪科学与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完全是两回事。

一个学术侵权诈骗犯罪事物,由其犯罪主体和犯罪客体以及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构成。伪科学仅是这种犯罪的一个手段、它不能脱离总体事物而存在。孤立的一篇论文或者一部专著,无论它对错、虚实和好坏,都仅可能是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中的一种,尽管人们往往可以通过一篇论文和一部专著反窥作者的著述动机,但是,这绝不等于这篇论文或这部专著中有犯罪动机。因此,一篇论文或一部专著就无所谓伪科学。见说明示意图:

一方面要说明的是:伪科学不是一个完整的事物,它仅仅是犯罪主体侵害犯罪客体的一个手段,脱离这个完整事物,它就无所谓伪科学。另一方面要说明的伪科学是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这两个集合的交集。从犯罪主观方面看,作为犯罪手段——伪科学中存在明显的犯罪动机;从犯罪的客观方面看,作为犯罪手段——伪科学它是犯罪行为的一部分。

当犯罪主体构造犯罪手段时,如果构造得一塌糊涂,则这个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中间过程的结果就是非科学;当犯罪主体构造犯罪手段时,如果构造出科学的合理内核,这个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中间过程的结果则构成准科学;当犯罪主体构造犯罪手段时,如果构造得较成功,这个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中间过程的结果就是科学。要说明的是,这些作为犯罪客观方面的中间过程的结果都必须有一个要件,那就是抄袭和剽窃。伪科学这个集合的科学性子集完全可以是科学和准科学,但绝不是创新性的科学和准科学。作为犯罪手段,如果有创新,人们就会用别的名词。这里告诉我们,伪科学不等于错,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科学、非科学和准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关系就像作为方向名词的东西与评价事物时说的坏东西一样,它们仅有文字上的一致,而本质上完全是两个范畴。

科学研究工作尤其是重大科学创新,往往是件艰苦的劳动,研究的结果可能构成创新性的科学,也可能构成创新性的准科学,这表现为劳而有功。当研究的结果为非科学时,则表现为劳而无功。这里要说明的事,劳而无功不等于劳而有罪,事实上,应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与违法犯罪完全是两回事。也就是说,劳而无功的科研活动与伪科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可是,在我国的今天,却出现了把两者混为一谈的科学打假,大量的科技自主创新,尤其是用形象逻辑创建和表达的科技自主创新,甚至是祖宗创建的中医学也被打成伪科学。大量的因创建结果是非科学的劳而无功的科研工作者,大量的因为使用形象思维表达方式(近乎于中国古代传统思维方式)创建了准科学和科学的劳而有功的科研工作者,大量的虽然用了形式逻辑表达方式创建科学和准科学而仅仅与西方学科流派观点相异的科研工作者都被打成了伪科学的造假者,就连获国家自然科学进步一等奖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成果都因与西方人观点不同而遭到打假。在几只老鼠被打死的同时,大量的珍贵器物被毁,多么令人痛心的科学打假啊!

西方敌对势力真的关心帮助我们灭掉学术老鼠吗?他们究竟在追求投鼠忌器呢?还是在实施灭器惜鼠呢?在美国,虽然也有科学打假,但是打假的思路、范围与中国的所谓科学打假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为什么美国人不用在中国的科学打假政策在本国进行打假?为什么留学美国或完成学业的留学生不美国用同样的手段进行科学打假?而在中国,这一切却全都发生了,相当一部分西方政府领导人和媒体也配合着中国的学术打假?奇怪了!美国人要有好东西却不留着自己用,就好像英国人的鸦片却不留着自己吸一样。这里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不仅如此,科学打假的后台老板和科学打假英雄们,还在中国的大地上把科学变成苛学,从而造成大量科技工作者不敢从事科研活动,或者,即使进行科学研究也不发表成果。因为,在苛学和打假棍子之下,科学是很难成活的。苛学是科学的克星,一切科学离开模型都无法构造,这是由人脑无法处理无限元函数造成的,模型是简单性和代表性的统一。只要人的思维以逻辑的形式逼近规律并在表达时使用了模型,就等于把处于无限联系中的辩证事物给形而上学化了。这就是科学给苛学留下的死穴。何谓苛学?苛学是苛刻标准和绝对真理总称。接受实用主义哲学的美国人是最忌讳谈真理的,他们关心的是有用。如果说实用主义哲学是极右的哲学的话,那么,苛学主义哲学则是极左的哲学。有趣的是,接受实用主义文化的后台老板和受实用主义文化影响的人物,竟然一反常态,在中国普及起苛学和苛学主义来了。

丁小平:从伪科学与非科学和科学谈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丁小平:数学家要静下心来学一点哲学
下一篇:丁小平:浅谈科学模型及突变论等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