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科学精神 > 缅怀朱先生 | 朱照宣:牛顿《原理》三百年祭

缅怀朱先生 | 朱照宣:牛顿《原理》三百年祭

作者:武际可发布日期:2022-12-29浏览次数: 来源:科学网

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退休干部、著名的力学教育家和科学家、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朱照宣先生,于2022年12月29日凌晨零时许因病医治无效在京病逝,享年92岁。

朱照宣先生一生博学多才,治学严谨,淡泊名利。他倾注毕生心血教书育人,编著翻译校订了大量的力学丛书,其中《理论力学》已成为各大高校广泛使用的经典教材。他讲授的《理论力学》基础课影响了一代代力学人,培养了一大批力学带头人接班人。朱照宣教授最早将非线性力学、混沌理论引入中国科技界,为我国当代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为发展我国力学教育和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他的辞世是我国力学教育界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

现重发朱照宣先生亲自撰写的经典科普文章《牛顿<原理>三百年祭》,以表达对朱先生的深切缅怀!

送朱先生挽联:

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育英才无数

下:来乃高人去乃仙魂留业绩千古

横:无限怀念先生

缅怀朱先生 | 朱照宣:牛顿《原理》三百年祭 

▲ 朱照宣先生

牛顿《原理》三百年祭

牛顿(I.Newton,1642-1727)在1686年5月8日为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hiloso-Phia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写了序言,在哈雷(E.Halley,1656-1742)的推动下,1687年《原理》正式发表。三百年来,人们对《原理》见仁见智,无可争辩的是,它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文明,起着重大的历史作用。正是:

Nature and Nature’s law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Let Newton be”,and all was light。

——波普(A.Pope,1688-1744)

意思是说,道法自然,久藏玄冥;天生牛顿,万物生明

中国的力学科学是从西方引进的。阮元(1764-1849)编的科学家传记《畴人传》中列进了奈端(即牛顿)的名字,但只字未提其贡献。1859年,李善兰(1811-1882)翻译了《原理》的一部分,未能出版(现在《原理》的中译本是郑太朴译,1931年出版),而《原理》中的基本结果,则在李善兰所译《重学》(即力学)和《谈天》(天文学)中有所阐明,逐渐在中国得到传播。

《原理》给出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不可能在中国固有的科学技术传统中得出。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始终没有加速度这种概念。中国的传统数学,也还没有为产生加速度和万有引力概念提供必要的工具——圆锥曲线理论。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1642)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中归纳出加速度的概念时,用到了抛物线的性质。牛顿从行星运动规律导出万有引力定律,需要用椭圆的性质。在欧洲,圆锥曲线理论这一工具是现成的,早在古希腊,阿波罗尼(Apollonius,约公元前260-190)在他的《圆锥曲线》专著中列出了400个命题。在中国,椭圆的“椭”字(古文是提手旁)只是“拉长”的意思(如见《史记·平淮书》)“椭圆”一词最早可能见于《测量全义》(1631年)和爱新觉罗·玄烨(康熙,1662-1722)主编《数理精蕴》中《几何原本》的节译本,而“抛物线”一词则在李善兰时期才有。以《原理》为代表的西方科学,促进了中国科学的发展,也冲击着中国的传统科学思维方法。

纪念伟大人物、伟大成就,通常以颂词为主,这里却想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问题。

《原理》发表以来的三百年,牛顿力学经历了两个阶段。

280年是一个阶段。那时认为由微分方程所确定的动态总是确定性的。发展的“顶峰”就是拉普拉斯(P.S.Laplace,1749-1827)的决定论。从此“机械论”成为“力学观”的代名词。玻尔兹曼(L.E.Boltzmann ,1844-1906)看到了它的缺点,在大量粒子运动的问题中提出统计力学的思想。但他得不到当时权威们的支持而感到抑郁以至自杀。随机论打进了物理科学王国,这对传统思想是个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连伟大的爱因斯坦(A.Einstein,1879-1955)也受不住,他深信上帝(指自然规律)不是在掷骰子。以后,人们认为“决定论”和“随机论”非此即彼,牛顿力学和统计力学之间是界线分明的。

20多年则是另一个阶段。以卡姆定理(KAM是A.N.Kolmogorov,1903-,V.I.Arnol’d,1937—和J.Moser,1928— 三人姓氏合称)为代表混沌理论揭示了决定论和随机论之间、牛顿力学和统计力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混沌理论宣告了玻尔兹曼在这方面比爱因斯坦高明些。它还对玻尔兹曼的论证作了补充。不仅大量粒子的系统要用统计力学,两个自由度的保守系统也得用统计力学,连掷骰子本身也既是决定论的又是概率论的。它从根本上为牛顿力学摘除了“机械论”的帽子。

牛顿和莱布尼兹(G.W.Leibniz,1646-1716)发明了微积分。在前280年中,微积分和它的后继者(微分方程、变分方法、泛函分析等等)成为研究力学问题有力的、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然而,在最近20多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开始感觉到在离散型的数学方面,在有限数学方面,理论储备远远不够。也许这是280年太偏重于连续的数学(力学中以连续统假设为前提)、无限小的数学,而计算机所能认识的则是离散的、有限的数学,同时又具有统观全局,不限于局部的能力。这个问题,也只是在新型的动力模型(如映射、点格自动机等)得到发展后才逐渐认识到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在物理科学中“还原论”(reductionism)方法的缺陷,主张在用分析方法(这从《原理》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同时,要附加综合的方法。他们甚至想到了中国的传统。例如普利高津(I.Prigogine,1917—)提出要把西方科学方法和中国科学传统结合起来。西方有些学者却“病急乱投医”,有的想从“本体论”(ontology)中寻找出路;更有的认为即使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也要让热力学第二定律把牛顿力学排挤出去。

我们对待牛顿的《原理》,对待《原理》以来的牛顿力学,是和对待牛顿其人一样,既不肯定一切,也不否定一切。太阳也有黑点。牛顿曾设想,按平方反比引力规律物体接近地球时将以螺旋线方式趋近地心(假设地球可以穿透)。1679年,比他年长的胡克(R.Hooke,1635—1703)向他提出,应是椭圆而不是螺旋线。牛顿接受了这个意见,并作出了数学证明。在《原理》发表时,胡克要求牛顿在序言中“提一下”此事,但牛顿断然拒绝,甚至给哈雷写信说不惜牺牲《原理》中的一卷,以致后来胡克控告牛顿剽窃他的成果。在和莱布尼兹争微积分发明权时,牛顿曾在背后做了些小动作,此事在他身后200多年才被发现。这些事,使爱因斯坦十分震惊,他批评牛顿“爱虚荣”。(见《爱因斯坦文集》商务版第一卷620页)。一眚不能掩大德。牛顿晚年终于声称,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才看得远些,他只是海边拣石头的一个孩子。也许这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这终究是正确的认识论。我们正是以这样的认识论来看待牛顿力学、看待中国的科学方法传统。近20多年的科学揭露了牛顿力学中的一些新问题,我们不会因而抛弃《原理》以来的成果,正如相对论并非否定牛顿定律一样。我国科学传统方法中整体的观点、系统的观点远比西方的多些。但我们也不会忽视固有传统中的弱点。不然的话,为什么连椭圆也得从西方引进呢?我们还是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扬弃(Aufheben)的态度。

《原理》其书、牛顿其人,千秋功罪,可以评说。我们的信念是: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认识世界的过程又是没有穷尽的,决不会有哪一天我们认识了宇宙的终极本体。真理总是以相对真理形式出现的,相对真理中又包含着绝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就是绝对真理。

(本文发表于《力学与实践》1987年第5期,略有改动)

附:

武际可先生对朱照宣先生《牛顿<原理>三百年祭》一文的评价

这篇文章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次从内部解剖力学学科发展所需要的条件讨论问题。作者在简述牛顿《原理》的影响及对牛顿简要评述的同时令人信服地指出,牛顿总结的运动定律需要加速度的概念与圆锥曲线的性质,而中国没有,从而近代力学不可能产生在中国。

在此以前的许多学者,都是从哲学、社会学和政治等方面讨论问题。虽然也不乏精辟见解,但总给人说服力不强的感觉。更有人从庸俗的唯生产力论的角度讨论问题,简单地认为力学是从生产中来的,中国的生产力不够发达,所以力学就落后了。

朱照宣的文章也告诉我们,讨论科学发展的问题,不可机械地套用唯生产力论的教条。极限与圆锥曲线完全是思维的创造,并不是起源于生产。它启发我们去思考,中国没有推理数学的原因,是因为没有逻辑学。而逻辑学发展来源于辩论,中国的专制统治下不可能有辩论,所以逻辑学也就不可能发育。这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民主与科学的内在关系。

力学是近代科学的领头羊,朱照宣的文章,在令人信服地说明中国不可能产生近代力学的同时,也间接地回答了所谓的李约瑟难题,即中国在近代为什么科学和技术落后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费曼:最应该警惕的,是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科学价值的滥用
下一篇:怀念朱照宣先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