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国学 > 贾思勰和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贾思勰和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作者:杜石然, 范楚玉,发布日期:2019-09-08浏览次数: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贾思勰撰写的农学名著《齐民要术》,成书于北魏末年(约533—534),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科学文化宝库中的珍贵典籍。它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前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对后世农学影响很大。它在国外也备受赞誉,特别在日本更是受到重视。

《齐民要术》全书约十一二万字,除“序”和卷首的“杂说”外,共分10卷、92篇。书中内容十分丰富,“起自耕农,终于醯醢(制酱醋),资生之业,靡不毕书”,涉及作物栽培,耕作技术和农具、畜牧兽医、食物加工等各个方面。元代司农司编的《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清代的《授时通考》,这四部综合性的农书从体例到取材,基本上都是采自《齐民要术》。许多范围较窄小的农书也与之有渊源的关系。所以,它的功绩在于总结了以前农学的成就,也为后来的农学奠定了基础。

贾思勰的农学思想

贾思勰生活于5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曾任过高阳(今山东青州)太守。他的详细经历,由于缺乏文献记载,已经无从查考。贾思勰生活在北魏政权由兴盛转入衰亡的时代,他亲眼看到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政权比较稳定和社会经济比较繁荣的景象,也亲身经历了北魏政权的衰落,并为北魏的没落深感忧虑。出于维护北魏政权的目的,贾思勰总结了历史上的重农思想,引证历史经验,希望北魏的统治阶级向历史上提倡课督农桑,对发展农业生产作出贡献的人物学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作好“安民”工作,以稳定和巩固封建政权。为此,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查阅文献达一百六十多种,同时收集农谚,调查访问和亲身实践,吸取了前人的成就,总结和发展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经验,写成著名的农学著作《齐民要术》。

 

1 贾思勰与《齐民要术》

从农业典籍和生产经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中,贾思勰认识到,气候有一年四季的变化,土壤有温、寒、燥、湿、肥、瘠之分,农作物的生活和生长既有其自身的规律,又因时因地而各有所宜,要获得农业生产的好收成,就必须了解农作物的生活规律和所需生活条件,顺应农作物生长的要求。他继承了我国农学注重天时、地利和人力三要素的思想,特别强调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要求人们掌握农作物的生活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收取“用力少而成功多”之效。否则,违背客观规律则将造成“劳而无获”的后果。这一基本思想贯穿于《齐民要术》的全书之中。但是,贾思勰并没有要人们仅仅被动地去顺应天时、地利。他对人力的作用非常重视,要人们在掌握天时与农作物生长关系的同时,能动地利用“地利”,创造农作物的最佳生活环境,并采取各种促进农作物生长的经营管理措施,以求取更好的收成。例如,他引用古人的话说:“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在经营田地时,他要求根据人力情况,合理安排,在人力不足时,“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在《齐民要术》各篇中,贾思勰都着意地介绍和评述如何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搞好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这种把天时、地利、人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精耕细作、合理经营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齐民要术》反映的北方干旱地区农业技术

《齐民要术》不但总结了前人关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而且反映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农业科学和技术的水平。

《齐民要术》所讨论的地区范围,包括现在山西东南部,河南中南部和北部,以及山东。这些地方大都位于黄河中下游,气候干旱少雨。因此合理地整地和中耕,保持土壤的水分,亦即保墒,对于保证作物的生长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齐民要术》中反映的保墒技术比汉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耕—耙—耱一整套保墒防旱措施。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技术至此就基本定型了。耕、耙、耱技术的发展,与整地方面有铁齿和耢等耙细土壤的农具的出现也是分不开的。要做好保墒工作,关键在于整地和中耕除草工作,它们是构成旱作地区精耕细作的主要内容。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把“耕田”放在首位,系统地记述在不同的天时、地利情况下的不同耕地方法和耕地深浅。如按时间不同分为春耕、夏耕、秋耕和冬耕,按先后顺序分为初耕和转耕,按深浅分为深耕和浅耕、逆耕。按方向分为纵耕和横耕。这比起前代农书所讲的具体细致,充实得多。贾思勰还根据北方冬季寒冷,不宜农作物生长,土地冬休,以及春夏种植的情况,首先总结出了“秋耕欲深,春夏耕欲浅”的经验。这是符合科学的总结,因为深耕,可以把生土翻到地面上,经冬天风化而变熟,使熟土层加厚,增加地力;春夏耕后马上得播种,耕深了把生土翻到上面来,反而对作物不利。他还指出,耕地时,必须根据土壤中所含水分的情况,掌握耕地的时机。“凡耕高下田,不问春秋,必须燥湿得所为佳。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这是因为燥耕时土壤成块,但一遇到雨水就会松散,湿耕则干后结成硬块,几年都搞不好,并引用农谚说“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否则将“无益而有损”。耕后必须把地耙平,把土耱细。《齐民要术》中把耙耱的作用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明确指出耙耱有保墒防旱的功效,具体总结了耙地时间和次数的经验。《齐民要术》还认为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必须中耕除草,以便使土壤保墒和促进地熟,保证供给作物水分和养分。其所述中耕除草技术上的特点,概括起来说,就是中耕贯彻多锄、深锄的精神,除草则要锄小、锄早、锄了。

选优汰劣,适时播种,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有着丰富的经验。《齐民要术》强调指出,种子优劣,播种时间迟早,与作物的产量、品质及病虫害的防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物的品种亦不断增加,如粟,在3世纪时的《广志》中仅列有11个品种,《齐民要术》的记载已增加到86个品种。不同的品种各有其自身的特性,成熟有早晚之别,产量有高低之分,口味有美恶之异,有的耐旱,有的耐水,有的耐风,有的抵御病虫害能力强,人们可以按照天时、地宜和需要选取合宜的品种。种植时,必须选用品种纯净的种子。如果品种混杂,作物生长和成熟就会“早晚不均”,给收获、加工、食用带来很多困难。《齐民要术》对种子的选择、收藏和种前的处理非常重视,把“收种”列为全书的第二篇,在其后各种农作物的栽种中也都有所论及。特别是其中所提出的选取“好穗纯色”的植株妥善保存起来,“至春治取别种,以拟明年种子”。有点类似现在留种子田的保纯防杂技术。书中还具体地记述了水选、溲种(即拌种)、晒种等种子的处理办法,并最早记录了我国水稻的催芽技术。

采取各种措施,保持和提高地力,使土地能够长期种植,而不丧失地力,是我们祖先的创造发明。从《齐民要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我国已熟练地掌握了施肥、合理换茬、轮作和复种等保持和提高土地肥力,“用地养地”的技术。例如在论述作物换茬、轮作和复种方面,把前茬作物分为上、中、下三类,说:“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次之。”书中还说明各种作物换茬的作用,谷子换茬是为了防杂草,谷用瓜茬是利用瓜地施肥多的余力,把豆科作物和禾谷类作物、深根作物和浅根作物搭配起来,进行合理的复种和轮作,既可达到用地养地的目的,又能提高土地的复种指数。轮作方法虽然产生很早,但对这方面进行总结,却自《齐民要术》才开始。足见当时轮作已被广泛利用,并且已经多样化。根据《齐民要术》中《耕田第一》、《种谷第三》等篇所记载的产量数字,则北魏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汉文帝时要高得多。

《齐民要术》中还反映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当时人们已使用插——即无性繁殖的嫁接法,例如说用棠树(即杜梨)做砧木,用梨树苗作接穗,梨结果大而细密。在嫁接时注意到接穗要选择向阳的枝条,说明对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已有所认识。强调嫁接时木质部与木质部,韧皮部与韧皮部要密切接合,说明对植物的生长特性有较深的了解。对马、驴杂交所生出的骡的生物优势和禽畜去势催肥等认识亦较以前深入。在开垦树林荒地时,书中总结了树木的环刈法,把树木韧皮部割去一环,阻止树液通过,使树木枯死,然后放火烧,可以连根去掉,这对开垦荒地是很有用处的。我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利用微生物发酵来加工豆类、酿酒和制奶酪等有着悠久的历史,到南北朝时,人们已能较熟练地掌握微生物发酵技术,《齐民要术》中记载了丰富的微生物学内容,并用之加工多种食物,有些还上升到比较系统的规律性认识。

北朝时期,大量的游牧民族进入内地,使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得到发展。《齐民要术》既总结了历代的家畜饲养经验,也吸收了北方各民族的畜牧经验。书中有根据动物形态鉴别品种优劣的知识,并介绍了饲养牲畜的各项措施,提出了要依据各种动物的生长特性,适其天性,进行管理。《齐民要术》对于种畜的培育非常重视,记述了留取优良品种,注意孕期环境,繁殖仔畜的方法等等。如羊要选腊月、正月生的羊羔留种最好,母鸡要选择形体小、毛色浅、脚细短、生蛋多、守窝的。书中还收集了兽医药方48种,内容包括外科、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等,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兽医药学的记载。

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长江以南经济日趋于繁荣。水稻的生产日益发展,生产技术已趋成熟。1963年广东连县出土了西晋犁田耙田模型,从模型可以看到水田周围筑有拦水的田埂,四角修有排水的漏斗状设施。犁、耙配合,都用一牛拉引,说明当时偏远地区的水田耕作技术也已不低了。《齐民要术》对黄河中下游地区水稻的栽培技术,如浸种催芽、播种、灌溉、“曝根”等都作了详细记述。由此也可以反映出南方生产技术的一般情况。

贾思勰和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2 广东连县出土的西晋犁田耙田模型

从《齐民要术》中还可以看到这时期南方在蚕桑生产技术上的新成就,我国古代早就饲养了夏蚕和秋蚕。为了能在一年里养多批蚕,古代人们一般是利用多化性蚕自然传种。这时南方蚕农又发明了人工低温催青制取生种的方法,利用低温抑制蚕卵,使它延期孵化。这样,一种蚕就可以在一年里连续不断孵化几代。一年里能养多批蚕是养蚕技术上一项重要创造。

我国南方气候温湿,花草树木品种繁多,长期以来,生活在这地区的人们,了解了许多植物的生活特性,积累了丰富的植物学知识。这时期,已有人对这些知识进行综合研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专门描述植物的著作。著名的有《南方草木状》、《竹谱》等,开创了专题植物谱志的先河。两本书都流传至今,前者包括草、木、果、竹四类植物共80种,在植物学史上,受到一定重视。《竹谱》着重记载我国南方所产的竹,包括竹类品种七十余种,所记品种和特征,多与现有的相符。除以上两本较著名的书外,还有《南州异物志》、《荆州记》、《湘州记》等数十种。这些地方志与农业也有关,它们较多较早地产生于南方地区,是南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

——杜石然, 范楚玉, 陈美东, et al. 中国科学技术史稿, 修订版[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卓越的科学家沈括
下一篇:明确自然国学的界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