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始科技创新

  您的位置:主页 > 自然国学 > 中华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十种科学精神

中华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十种科学精神

作者:袁自然发布日期:2019-10-22浏览次数: 来源:微信公众号《自然国学》

(本文原为《English说文解字》自序,后来单独发表于中科院的《科学新闻》,并改为以上题目。)

中华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图腾式代称,随着祖国巨龙的腾飞,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不断提高。但是,龙文化暨中华文化作为整体,最近数百年来始终没有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流文化和主流学术体系。

在跨跃世纪的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只有恢复东方学术的主体地位,即不再以西方的价值体系和学术观来评价和认识中华学术和东方文明,东西方文明才能在真正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人类更高层次的新的学术体系和文明体系。我们处在一个西方学术体系统治整个地球的时代。但是,全人类应该明确,年轻的西方学术是在自古希腊时代开始的学术分离运动中逐渐从东方学术中脱胎分裂出来的,其直接来源是西亚、北非古代学术。但是,四大发明甚至包括被西方称作阿拉伯数字或印度数字的符号,都是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应该提出的问题是:被西方广泛应用并带来革命性历史变迁的这些东西,在发明它的这片土地上并没有给这个国度带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甚至它们根本就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这是为什么?受中国的罗盘和佛教经典的宇宙观启发而写出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曾经有过类似的疑问,他说:西方文明的所有经典发明和发现中国都有了,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中国的贤哲们似乎没有走上产生西方这些成果的那条道路。实际上,被西方重视的许多成就不仅在东方诞生的途径迥异于西方,而且往往在中华学术体系中并不被认为具有重要的地位甚至根本没有真正特别的地位。例如,“氧”元素在中国被发现,只是作为方士冶炼外丹产生的副产吕,仅因为它在炼丹过程中有必不可少的作用,方士才把它的性状记录了下来;而西方自氧气被发现之后,氧化反应即被广泛利用,成为近代化学的开端。又如,被西方学者从博物学、植物学、药物学等角度推崇备至的《本草纲目》,其远祖学术源头当是炎帝尝百草而写下的《神农百草经》,在这两本书之间的数千年历史中类似典籍浩如烟海,而即使《神农百草经》本身也只是比它同时代的《黄帝内经》略为次要的医学著作。这两本书诞生的年代正是作为史官的小部落首领仓颉在黄帝命令下首次统一华夏各部落文字的时代,其前有无更早的中医专著,尚不可知。不过,由于中华学术从来具有的圆融贯通的精髓,不象西方的“科学”那样相互割裂,如果把道家的相关著述包括进来,则《黄帝内经》的中医学典籍始祖地位也会有所动摇。至于《本草纲目》不仅相对于上述著作微不足道,而且相对于如《伤寒杂病论》等许多历代著作,也是较为次要的。《本草纲目》之所以被西方赞扬,是因为西方学者从博物学、植物学、药物学等角度能够比较容易地对它进行理解和研究。而《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之所以未受西方重视,乃是由于它们作为与西方学术不同的中华民族科学体系的元典,西方学者碍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无从入手这两部著作进行阅读和解构。

因此,龙文化作为中华及东方文化学术的代表,在新世纪理应向世界传播这样的信息,即必须澄清的是,中华学术及东方学术不仅诞生了以西方标准衡量下的丰厚的人类文明成果,更要强调,我们还有赖以创造出这些成果的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和实验方法体系,概言之,这主要包括:

一、不同于西方自然、社会、思维三分法或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技术科学五分法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二、不同于西方形式逻辑的“取象比类,感而遂通”的超时空逻辑体系。

三、不同于西方客观外在实验方法的主客观一体共鸣实验方法论体系。

四、不同于西方条块分割的微观原子论认知方式的普遍类应的宏观元气论认知方式。

五、不同于西方仆从式宗教观的主体觉悟式宗教信仰观。

六、不同于西方“知识就是力量”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知识与真理相分离而存在的知识观和真理观。

七、不同于西方唯物唯心二分法的形而上下的哲学分野观。

八、不同于西方机会均等的公平道德观的自然和谐道德观。

九、不同于西方语言决定思维和文字的语言和文字二者是思维的两种平等表象的语言文字观。

十、不同于西方强壮即健康的身心平衡的健康观。

世纪之交的广义龙学暨中华学术,在完成对上述内容的认识、理解、表述和传播的同时,还应完成以下工作:

1、重新评价西方学术分离运动、中国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在充分肯定其正面价值的同时,检讨其历史性的负面影响。

2、重新认识中华及东方学术典籍。尤其是那些西方难以理解和评价的部分。

3、以未来的历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重新撰写中国学术史和世界学术史,既要进一步了解我们较于西方落后之处,也要充分明确我们先进所在。

4、以中华学术的价值尺度衡量和评价西方学术及其成果。

5、全面更新我们的学校教育内容。

6、融汇东西学术文明,重振创新精神,确立新世纪世界学术的方向。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必将迎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创造出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

新世纪的中华科学和人文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言人,其研究和传播的首要且紧迫的任务,就是恢复中华科学文明的主体地位,既而融汇西方学术,再创人类学术文明的辉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上一篇:自然国学崛起:将打开李约瑟问号
下一篇:葛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