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自然国学的框架
“框架”是方法论意义的语汇,对知识体系进行抽象的层次结构说明,不涉及具体内容。而与其容易混淆的“体系”,则涉及具体的知识内容,或者说范畴。前者相对稳定,而后者则处于持续的发展变化之中。讨论自然国学的框架与体系有一个预设,那就是自然国学乃体系化知识,而非碎片化知识。这是对以往人们中国科学观的颠覆,因此著者也打算通过本文对此做一初步的论证。碎片化知识属于经验知识范畴,虽有价值,但层次低、难传承、局限大。体系化知识有三个特点:连续而持久的传承,较大规模的传播,多学科通约的认知模式。自然国学自战国秦汉形成体系之后两干多年来,连绵不绝,影响不同程度地波及亚、欧、非、美,不断被“新瓶装旧酒、洋妞穿华服”。在学术演化的复杂过程中,不论有多少学科起起落落,多少学人荣辱褒贬,多少观念交替往复,但贯穿各个知识范畴的认知路径始终清晰可辨,那就是以“天人合一”观念、“取象比类”方法、“实践优位”取向为标志的系统论模式。
按照传统说法,自然国学体系包含道、法、术三个层次,这就是对这个知识体系的框架做出的生动说明。其中的“道”指的是观念,“法”指的是方法,“术”指的是技术。这种表述与现代西方科学的表述有所不同,但也不难诠释。可以近似地将“道”理解成“哲理”,“法”理解成“原理”,“术”理解成“技术”。由此可见,三对概念中,差别较大的是法与原理之间的联系,而道与哲理、术与技术则较为接近。与道、法、术这一较为标准的说法同时存在的还有三种不那么规范的说法,一个是“大法”,另一个是“道术”,还有一个是“道器”。其中大法之说来自佛教,意为道、法、术兼备的体系,用法统摄了上游的道与下游的术,强调了中间层面的原理,这也许是佛教中具有较丰富的逻辑学(因明学)内容之故。
道术之说来自道家,省去了中间的原理,着眼于上游的道与下游的术,在这里逻辑基本中空,直觉成为原理的核心内容。道器之说来自儒家,与道家的说法看上去较为接近,似乎同样强调了上游的道与下游的器,但有一个根本的差异,儒家的道与器着重人之外的存在,道是抽象的规律,器是具象的物件,它们分属上下游。道家所讲的道与术则是以人为本,兼及客观存在的混合物,不分主体与客体。可见,道、法、术的说法实际上是融合儒、道、佛的综合表达方式,先秦时的显学墨学发达的逻辑学在这里不存在了,但佛教中存在的因明学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补偿。
然而墨学中关于物质结构性的知识,却不能在儒、道、佛的三合一体系中有效保留,直到西方科学东渐之后,才被重新发现与重视,不过因为有西学的贡献,它自身的学术价值已经不显,只能在全面理解与诠释中华文化传统的面貌时,体现精神与历史价值了。
站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中,采用道、法、术作为自然国学的框架是适当的,它全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独立自主最后阶段的叙事方式,同时也与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西方叙事方式可以较方便地对接,省去了各种麻烦。事实上,不同历史阶段自然国学的框架呈现方式是不同的,除非某些特殊需要,我们可以省略这些差异,尽可能简捷地通过一种模式来说明自然国学的框架,事实证明这是行得通的。不论是自然国学中的基础学科天、地、律、算,还是应用学科工、农、兵、医,均可采用道、法、术进行系统说明。不论哪一学科,道的部分离不开两件事,认知模式与价值倾向;法的部分主要说明知识的逻辑结构与演化历程;术的部分要交代清楚技术标准与行为规范。
尽管先秦三家儒、道、墨各有其认知模式与价值倾向,可分别概括为整体论、系统论与还原论,但事实上经过历史的磨合,在人文国学领域儒家整体论呈主导之势,而在自然国学领域则由道家系统论当家。墨家倾向于还原论的科学传统被道家吸收和转化,以补充者身份存在,而其与儒家针锋相对的人文精神则从庙堂隐退到绿林,成为革命者的旗帜。因此,当我们谈及自然国学的道时,基本认知模式是属于道家的,而价值取向则可能有儒家的思想因素,不过由于历史诸多因素的复杂影响,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通常已不再细分,统称为“天人合一”模式,表现在认知方面是“取象比类”,价值方面则是“实践优位”。而自然国学的法,则是一系列与各个学科密切联系的原则与规律的集合,如兵学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势险,其节短”等。
医学的“上工治未病”“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等。自然国学之术是框架的下游,主要内容是技术标准与行为规范,通常以不同时期的学术经典作为依据,如《孙子兵法》、《黄帝内经》、《天工开物》和《农政全书》分别是兵学、医学、工学与农学的技术标准与行为规范的蓝本。从道、法、术三个层次比较而言,道具有最大程度的跨学科特性,或者说自然国学的认知模式与价值倾向具有多学科的通约性,术则专业性最强,跨学科性最弱,而法则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中度跨学科性。
——本文节选自学术集刊《自然国学评论》中《自然国学的内涵、框架与体系》一文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