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只见过给人诊脉,没见过给钢琴诊脉。
一台机械臂敲击,一架钢琴发声,一根钢丝连接,一位中医牵丝诊力。近日,中医脉诊技术“系统辨证脉学”创始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齐向华在《中国中医药大会》节目中的“一指明秋毫”环节中,完成了“给钢琴诊脉”这一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壹 诊“牙签落下的声音” 一根钢丝过难关
脉诊需要中医手指有很好的敏感度,于细微处做文章。节目中,机械臂以5个不同的力度敲击琴键,齐向华要戴隔音耳罩,在听不见钢琴声音的前提下,仅凭三根手指感受钢丝的振动,并将五次振动幅度由弱到强进行排序。
“我没练过用(钢)丝诊脉,”齐向华笑着说,此话一出,观众的心立马悬了起来。“这五个力度的差值,小到像一根牙签掉到地上”主持人的话引起震惊。现场嘉宾更是表示,“(这差别)听都听不出来”。
这可太难了,考验他的不止一道关。中医摸脉有门道,《素问·脉要精微论》里讲“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即使有隔音耳罩,开放环境里也无法保证“闭户塞牖,治之极一”,对静心诊脉来说,这本身就是干扰。再加上“诊法常以平旦”,摸脉是有时间的,在其他时间诊脉,也可能影响大夫状态,更别提在相邻敲击下进行连续排序了。这次挑战,考验他的不只是触觉表象能力,还对有多次振动相对大小的记忆能力。
贰 尽精微所以致广大 他一指明秋毫
随着主持人的声声口令,机械臂一次次垂直敲击琴键,带动钢丝的微微颤动。齐向华神态自若,左手持丝,右手呈号脉姿势,每每感受到钢线颤动,他拿笔就在白板上画出一条线。5条线长短不一,记录了他对5次振动变化的感受。齐向华的冷静自成一派,比机械臂还要稳定,绑着琴弦的钢丝另一头,仿佛连接着他的强大心脏。
“这是手指的记忆,是对振动觉的记忆”,齐向华这样形容自己的诊脉过程。先记录,再排序。每一条新线的记录,都伴随对旧线的“取长补短”。齐向华用他心里的尺,缩短了长长的钢丝,展示了中医号脉的系统辨证。结果的成功,在他的技艺和定力下,成为了必然。
叁 扁鹊脉学诊法传承 一项技能行天下
说到“系统辨证脉学”,齐向华可是专家中的专家。脉诊能有多神奇?他表示,迄今为止,脉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人的心理到躯体,都可以通过脉象信息分析出来。
据了解,齐向华对“脉诊密码”的破解来源于偶然,一次对古代医案的翻看,他发现了通过脉诊还原发病过程的可行性。博采众方,不断实践,传承扁鹊等众多医学名家思想,结合民间诊脉高手技艺,再经过对成千上万病人的诊治实践,齐向华的“系统辨证脉学”由此创立。
“百病皆由心生”,齐向华认为,情志上的刺激会导致心理紊乱状态,进而导致各种躯体疾病,他构建中医“心理紊乱状态”“形与神俱”系列临床识别和调治等理论和实践,用中医的特色疗法,帮助患者解除病痛,调整生活起居,从而获得“身心双解放”。从心理到身体,从理论到实践,他的系统辨证脉学在不断地丰富完善中,闪耀着属于中医瑰宝的光彩。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做陈列之用)
[责编:tdsr]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tdsrwz@163.com